智游城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Howar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方寒之争以及方舟子近日轨迹

[复制链接]
171#
 楼主| Howard 发表于 2012-6-8 02:59: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oward 于 2012-6-8 03:06 编辑

这图片只是列举了一些搜罗的事实(暂认定都是事实),并没有直接给出主题。看图片作者的原意,我推测他是这样的:

因为韩父有如下行为:
1. 曾以韩寒为笔名
2. 韩寒没开始写作时他写,韩寒一写他就消停了
3. 曾经的前期多产作家(列了几十篇作品)到后来只有《儿子韩寒》一本书
也因为韩寒有如下行为
1. N科不及格,语文水平极低
所以韩寒作品为(或有很大可能)韩父代笔
至于挣钱,肝炎,文化站工作,泡妞,之类的内容,对主旨关系不大,属于无关信息(但起到了降低社会评价的作用)。

如果认为我总结的主题成立,就有了讨论基础。如认为不成立,可以指出。

现在反驳一下这个主题。

如下:
1. 韩寒畅销作品均为长篇,韩父作品(图片自己已经备注)全都是短的,故事会,故事大王,微型小说这样的。

2. 韩寒作品我只完整看过《三重门》,但略翻过其他的。写的都是年轻人的事儿,以当代学生或青年的笔触。《三重门》完全是写一个中学生的故事,很多只有在中学生里才流行的段子,其心态笔触都是年轻的。或许我已经看过,有先入之见,但我相信让一个没看过的且抱着“可能是韩父代笔”的人看一看,他会认为是年轻人写的可能性大。

3. 即使图片中关于二者作品的时间都是真实,也很有可能是(几乎一定是)筛选过的信息。比如,1999-2007年,图片认为,韩父在干两件事:1.打酱油中,勿打扰。2.无聊中,勿打扰。  大家想一想,你有没有生命中任意8年的时间里纯打酱油呢?如果你认真找一找的话,也不必非得认识韩父和韩寒,就在网上搜一搜,就可以找到很多事情,但是图片作者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或者说筛掉了。
   
   按照这种筛选,我能证明AA必输。只需要摘取所有我AA输掉的例子,列一个长长的单子,最后也可以问:“谁可解释下?” 不同的是,这种事情在智游城行不通,因为大家都知道,我是有意漏掉那些AA赢了的。但,对于网友,都是快餐读者,谁会去深想一层这是筛选过的信息?没人了解韩寒和韩父的生活,谁会去网上搜韩父那几年的行踪?谁会真的看过韩寒的书,然后再去想《三重门》如果真是韩父代笔,岂不是质疑要多几十倍?

  我原来发贴,是为了能说服质疑的人。现在码字,已经退求其次,能说明这些质疑产生的原因,以及解释下为什么这些质疑有那么多人信。
172#
maomaobiao 发表于 2012-6-8 08:11:28 | 只看该作者
9494,图片中说打酱油就打酱油了?有点自主判断能力的人就知道这是明显的误导+心理暗示。

列举事实,就应该是事实的全部,如果是“打酱油”,请说明打的哪个牌子的酱油——反正其父亲突然什么也不干了,我是不信的。

回过头,用方经常用的强盗逻辑,寒父即便真的打酱油了,又怎么样?这也不是其代笔的直接证据,难道那么多打酱油的,都给hh代笔了?

打脸,大概如此。
173#
Mirabelle 发表于 2012-6-8 11:24:18 | 只看该作者
脑残粉们黔驴技穷,直接质疑玩不下去,开始玩心理暗示了
174#
yoking 发表于 2012-6-8 18:50:08 | 只看该作者
都说了这张图不会改变多少挺韩倒韩的取向。

图片编者无非将韩仁均和他儿子韩塞文学履历和主要著作年份做成一列表进行对照。

我完全没看出肝炎和文化站工作的对韩仁均有任何负面的影响。凭此图,韩父给我的印象是出身寒微,命途多舛,爱学习、爱文学且有才华,属于热爱写作的文青、文中,可能有一点虚荣心或渴望被认同感(他似乎喜欢将作品投寄给各类征文、比赛活动)。

编图者的想表达的意思也路人皆知,就是想说自韩寒成名之后,韩仁均停止了写作,而其后韩寒小说、杂文、随笔、散文则大量发表,以此企图暗示韩父为儿作枪。

表中那些部份是记实,那些部分是编者虚构其实相当容易辨认,持平常心不太会被误导:剔除所有配图,以及大部分配图对应文字,就能还原一份详实客观的父子作品年鉴(惟一出错的是《儿子韩寒》一书的发表年份2000年,08年是重印版,编图者可能受到百度百科误导了)。

表中的“无聊中,请勿打扰”/“打酱油中,请勿打扰”,只是揶揄韩父自2000年后再没发表过作品而已,根本不是说他十几年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我很诧异会得出“大家想一想,你有没有生命中任意8年的时间里纯打酱油呢?”,“反正其父亲突然什么也不干了,我是不信的。”这种阅读。

总之,凭这张图不能说明韩父封笔就是专门为子写作。箇中的确可以琢磨出一些东西,不过已超过此图的讨论范围了,打住吧。
175#
maomaobiao 发表于 2012-6-9 22:13: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omaobiao 于 2012-6-10 00:14 编辑
yoking 发表于 2012-6-8 20:50
都说了这张图不会改变多少挺韩倒韩的取向。

图片编者无非将韩仁均和他儿子韩塞文学履历和主要著作年份做成 ...


从事文学工作的,并不一定是写作,从作者转为编辑,审阅,出版者,都是有的。

我说的“什么也不干”大意如此,所以,“打酱油”意指什么大家都清楚,但不是所有人都头脑清楚,不被误导。

如果不是以误导为目的,那这张图片的用意不是吃饱了撑的,就是打酱油?
176#
yoking 发表于 2012-6-10 07:07:55 | 只看该作者
先发一张修改过的图片。



仅仅删除了编者带倾向的图片和文字,并修正了《儿子韩寒》的出版日期,就能还原出一份韩父子至今客观翔实的作品年鉴。

我不赞成此图“用意不是吃饱了撑的,就是打酱油”,它确实有存在意义。

作为自诩“全世界用汉语写字的人里头,钱锺书是第一,我是第三”、“我就是文学史”的韩寒,或者真有机会在文学史上留下他的地位。没准会享受如曹雪芹、鲁迅、胡适等大牛被后世盘根细节地考据的待遇(在支持者和南方报系心目中,韩寒当下的地位已经相当超然了)。

这张图或多或少为研究韩寒的写作历程,以及什么人可能影响他的文学态度提供了一点帮助。在中国,靠骗红学、鲁学、胡学研究经费为生的人数以十万计,韩寒能在鲜活的时候坦然站出来面对有效质疑,对已对人都是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177#
yoking 发表于 2012-6-10 07:08: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oking 于 2012-6-10 07:12 编辑

应该说,那怕是洁本的图表仍会被有心人读解。

例如Howard应该仍会从图中看出:“韩寒畅销作品均为长篇,韩父作品(图片自己已经备注)全都是短的,故事会,故事大王,微型小说这样的。
但我认为这观点站不住脚,难道宁愿不信一个有20年创作经验获奖无数的中短篇文学爱好者没动过写长篇的念头,却反而相信一个语文不及格的高中缀学生没提纲不打草稿不作篇幅式修改直接写下22万长篇小说?哪个才是低概率事件?

由于韩寒的作品现在被质疑有代笔,更多人从洁本图中得到暗示仍然是,在儿子走红后韩父不再发表作品而转做替枪。

我用的字眼是“暗示”而不是“误导”,因为这里的暗示虽与其它质疑结合有一定逻辑延续性,其实并不确凿,但同样也不属于误导(这就是我说此图仍是“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的原因)。

否定这个暗示很简单,只要韩父对为何热衷从事写作,却无端封笔十几年给出个合理由头,质疑一方就可退散。

Maomaobiao替韩父给的理由是:“从事文学工作的,并不一定是写作,从作者转为编辑,审阅,出版者,都是有的。

其实我在第一次看到这张图时就搜过,韩父对封笔原因是有标准答案的:
“2011年6月16日《博客天下》所载“‘韩寒’是我得意的笔名”一文中,记者问:“你感觉韩寒的文学水平什么时候就已经超过了你?”韩仁均答道:“那天突然看见他放在家里书桌上的文章《求医》的时候。后来除《儿子韩寒》外,我再没写过东西。

我在享受这段销魂答复之余,更加认为面对有效质疑的韩氏父子,自行出来解画才是王道。当然,越坦诚说服力越高,越狡辩越会授人以柄。但无论如何都不应由支持者替他们猜测,否则只会混淆视听,帮倒忙。
178#
runyutong 发表于 2012-6-10 17:45:22 | 只看该作者
一切都可以用韩二是天才,可以解释的了的。
枉费了我们这么多年的高等教育,逻辑都是扯淡,解释韩寒现象就是扯淡。
179#
yoking 发表于 2012-6-11 00:15:07 | 只看该作者
runyutong 发表于 2012-6-10 17:45
一切都可以用韩二是天才,可以解释的了的。
枉费了我们这么多年的高等教育,逻辑都是扯淡,解释韩 ...

其实有理说理比立场更重要。不然只会产生骂战,尤其这是扑克论坛,没必要。
180#
maomaobiao 发表于 2012-6-11 06:22:44 | 只看该作者
yoking 发表于 2012-6-10 09:08
应该说,那怕是洁本的图表仍会被有心人读解。

例如Howard应该仍会从图中看出:“韩寒畅销作品均为长篇,韩 ...

我本不是寒粉,也不是方粉。

我更不敢帮寒父给出理由,只是有逻辑方面指出“质疑和暗示”一方的漏洞。

我奇怪的是,方粉在理解教主的逻辑的时候就智商特高,在理解对立面的逻辑的时候,就突然开始秀底线了呢?

无意指谁,但是如果非要把我推向寒粉,我觉得我在这里没必要讨论了。

什么立场不立场,为什么讨论简单的逻辑也要先站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智游城论坛

GMT+8, 2024-6-16 18:31 , Processed in 0.044188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