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游城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伟大的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扑食之路

  [复制链接]
11#
 楼主| 伟大的墙 发表于 2014-7-13 11: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扑士之路3-4

本帖最后由 伟大的墙 于 2017-4-26 20:19 编辑
伟大的墙 发表于 2014-7-13 11:15
扑士之路3

ALEX的出现,是我打牌生涯上最大的亮点。
伟大的墙 发表于 2014-7-13 11:15
扑士之路2

伟大的墙讲故事-续2

扑士之路3

后来ALEX介绍认识了李辉,这样,我们卡尔加里的第一个华人扑克团队诞生了。

当时我们四个都不怎么赢钱,只有Alex最稳定,每月号称自己赢个烟钱。但他要求我们,每月必须仔细记账,然后找时间汇报交流。有一次吃饭,大家交流战绩,李辉的回答把大家笑翻了。
他说,我吗,就是那个月月舒啊。月月都输。

用我现在打过无限的经验和理论来看,觉得4-8有限基本不具备什么赢钱的动力.当时花在上面的时间并没有多大意义.
但我们可是认真的.我每天都ALEX打电话1小时左右,详细分析打过的每一手牌.许许多的问题都没有答案.直到后来玩了无限,才突然豁然开朗.

比如,过去有几个问题,现在看来很幼稚,那时候确实实实在在困扰着我.

1,打扑克到底需要bluff不
2,AA既然对任何牌都是至少80%的统治,可怎么看见的AA都是输钱的故事。AA是输80%吧。
3,为什么司机的书上说同花啊,顺子喜欢 multiway pot,难道AK遇到multiway就必死吗?
4,桌子上有又松又凶的鱼,教材上都说这是最好赢钱的game,可我几乎一次都没赢过他们的钱。我等来了AA,等来了KK,遇到他们几乎必死。总之,所学的理论完全都没有满意的实践结果。
5,甚至是不是锅里钱越少说明参与的人手里越没东西啊。
等等

那时候我们打的就是完全无偷鸡的扑克。起手牌非常紧。波动非常小。
我玩了2年4-8,总赢钱不到1万。
一般一次玩4小时左右,大多数时候赢都在100左右,或者几十。过200已经算很好的收成了。
2年只有一次,赢过了300,开天辟地第一次。那一次是因为运气好的,想不赢都不行。最后,从来没赢过这么多钱,还是带着300多战果高高兴兴 hit and run了。

多亏我运气好,赢了2次5000元的bad beat算是给紧巴巴的资金一点安慰。

到2006年底,卡尔加里经济疯狂。什么阿猫阿狗,只要找个学校学个技术,都能找到非常赚钱的工作。
我是2001年来加拿大的,和我同期来的,只要愿意工作的,几乎全部找到了工作,而且收入不菲。
我疯狂打牌的这两年,许多人买房子,有的还买了第二套。
而我赌场上班,和火爆的石油经济比起来,太微不足都。而我打4-8,每月也就赢那么几百,还花了好多时间。

突然,房价飞涨。
2006年和07年两年,卡的房价涨了将近3倍。
错过了买房的第一时间,再买就跟不上时代了。越等越贵。

这两年牌打的,钱没赚到,好工作全错过了。买房子的好时机也错过了。
许多朋友好心暗示我,说现在干什么都不晚。

可我那种操蛋的逆反而不服输的毛驴子脾气从心底升腾起来。我非要打牌打出个样子来给你们看看。
虽然这样不停的给自己鼓气,可对于未来,完全是渺茫的。
扑克到底能不能赢钱,谁知道呢。只有书上这么写。身边没有一个成功的例子。
虽然每天试图去说服别人,告诉他们打牌能赚钱,我们不是赌博的道理,可说的时候自己心理都觉得没谱。我想我的那篇-你说服了别人了吗?应该就是我在那段时间写的。

最后我抗不过老婆的压力,还到一个学校报了个律师助理。
差点把自己气乐了,你看我像律师助理呢。
交了100的登记费,搪塞过老婆,从此再没登过那学校的门。
还有人建议我学木工。心里话,就你那两下子,能做出一个方方正正的桌子来。
有人建议我开大车,别逗了,齐刷刷把那么大个车倒到那么窄的一个卸货通道里。
还有人建议我去做水暖工,我在中国就是学这环境相关的。不够烦的呢。

老四找到好工作了,后来辞掉工作,回祖国发展了。
张海峰找到好工作了,去了休斯敦。
ALEX卖房子赚钱不算,还迷上了股票,2010年,彻底淡出江湖,从此再没见过面。我们的扑克课题组彻底分崩离析。

只有我和李辉,还在这毫无希望的打牌事业上艰苦挣扎着。

李辉在2006年底提出一个光芒四射的想法,想打牌,要去打无限。
他敢说敢干,2007年初就和我分道扬镳,跑去打1-2 no limit。
而我又坚持了半年多15-30有限,最后半年一塌糊涂,不输不赢。

刚开始打这个节目的时候,觉得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步,充满了崇敬。今天看来,那是最荒唐可笑的半年。
我的有限水平,到了15-30,仍然没有任何提升。就是紧,比谁打得更紧。
都比到翻牌前扔AK了,还是不能赢钱。如果还不能赢,那我还能紧到哪里去呢?
当时一定像傻X一样。比如,下面456,别人78,他们一定知道我手里是AA,看着我进他们的圈套。不过话说回来,那种圈套你倒是也吃不了大亏。靠错了一个bet,差30元。

记得最清楚的,一个叫JERRY的老头,应该是本城15-30打得最好的,都是去打无限以后了,他跟一些原来打15-30的哥们说。我跟Kevin(洒家英文名)打15-30的时候,只要他一raise,我把AQ等全部扔掉,躲一边看热闹去。他其实是看着KEVIN的牌打。
那时候我不懂fold equity,不懂得最大化收益,不懂得读别人的牌,不懂自己有了东西隐蔽起来。打那么紧还能隐蔽什么。
关于最大化,主要表现在 river value bet上。由于不读牌,对别人情况也不清楚,只希望稳稳当当赢下这个锅,多小都没关系,只要赢。所以,river想好了,不管你是啥,我就check-call.那就不知道错过了多少个少赢30的机会。

说道读牌,有限真的很难读。现场和网上不同,一群人打得非常松,每一锅都6,7个人进来,什么牌都有可能,你也不会知道。可我的牌,他们全知道。
打这么紧,还能赢点钱,就是因为有些鱼,不长眼睛。还会拿JQ等靠我的raise。

曾经赢过两次大的,好像2007年8月我赢到2800,差一点到3000,就是我玩有限的最好的月战绩。
现在想来,一定是那个月运气相当好。来AA,KK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平均数,而且都没输。
记得最清楚的一个大锅,我拿K10进去。连赢2次就叫做kill on,15-30变30-60,翻牌前6个人进去,锅里180.我肯定是post 30那个,否则我不会拿K10去玩。
翻牌KK3,然后剩下我们3个人,每一轮都打满。翻牌出来后,锅里180加360,540
转出来540加720,过了千了。
其实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傻乎乎觉得自己的踢脚也不小。river喀嚓来个10.
最后我把K3和33全撂倒了。

还有一次,我翻牌中了坚果同花兆,梅花A10,因为post进去了。翻牌就是两梅花,但有人有暗三,有人有顺子。
那时候我还是会算EV 的,这牌该跟。我就执着的跟下去,也是每一轮都被打满,那锅老大了。最后来了个梅花。一锅1000大几。
我不知道,这基本就是个运气好,真看不出技术在哪里?就是那简单的EV 计算吗?那到底能给你供多少优势啊?
如果最后没来这个梅花,我这个月就到不了2800,可能只有1500.
一把牌对一个月的影响那么大,肯定牌打得问题多多。

我想我玩15-30,总下来可能就是非常小的EV,接近0,也许是负的。这样,一切负EV或者小EV的必然结果就一定会出现。只要一次坏运气来临,所有的过去的小赢全部连本带利给人家退回去。
当时我只有几千的资金,这么少的资金,打15-30,能挣扎多久啊。

8月份赢了不到3000,9月去温哥华,又中了个 bad beat,2000多。去了花费,最后我口袋里一共4000元。在9月底几天全部输光。

现在想来,就那几天来说,没什么打错的地方。运气实在太差。
我记得前后3天,所有的同花兆,顺子兆没有一个成的。
AA,KK几乎全输了。
输光了前后,我马上就产生了一个我提到过多次的念头。就是,为什么这3天一来,所有的革命成果全没有了呢,就是过去打得不好,赢得太少。这个理念今天在无限里仍然管用。
就是坏运气一来,就能让你从赢家变成输家,一定是你好运气的时候赢得太少。

9月我彻底破产,10月在家里呆了一个月。第一是没钱,第二是一看见15-30的桌子就发慎。
到了11月中,找一个哥们借了500.
当时给自己的借口是,先去玩玩无限换换运气,过几天还回来打15-30.
哪知道,这一个借口,让我走上了一条正确的不归路。
直到今天,我再没有玩过一次15-30

后来全世界的15-30都变成了20-40,后来在贝拉吉奥,偶尔没有无限打,也打打20-40有限。经历了无限的思考,觉得有限简直就是小儿科,我怎么能打得那么好,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练过铁人3项的还能游不过去一个50米的游泳池。



扑士之路4

其实,我过去在鹿蹄打4-8的时候,因为没game,玩过一会无限。当时特别害怕,最怕别人all in,最后稀里糊涂打了个不输不赢跑了。严格说来,那不算玩了一次。
真正的第一次玩,应该是在2007年10月底。

第一次去玩,记得很清楚,运气非常好。
我不是打无准备之仗。当时临时跑佛脚,找了2篇过去的论文看。一篇好像是Allan Schoonmaker写的,记不清楚了。
两篇文章就是说了个大概,当时也一知半解。

一篇说,无限的参考书和资料要比有限少得多。也许那时远古的情况,今天的情况是无限教材要比有线多多了。
还告诉,没有deep stack经验的,赢到100个BB必须马上跑,好长时间我都坚守着这个真理。好几年我都赢了就跑,有时候一天窜好几个赌场。可输了就守着一个干。
另一篇说好像玩无限,需要用奇兵,把牌搞得很隐蔽去清别人。还专门讲了个例子,说有个家伙,故意喝多了装醉,大家都不设防了,然后忽然把大家都清了等。
这些听起来和单田芳瞎白话差不多了。当时就是我学习的全部无限知识。外加上我会计算EV,完全无fold equ的EV,还有司机给的起手牌。

下面的故事都发生在Cash Casino,是当年无限最火爆的赌场,每天晚上好多桌。全城打得好的也多在那里。
记得很清楚,买100上桌,第一把,别人让我枪口straddle,我就扔5元进去。许多人跟5元,一看,拿对10,轮到我这里,就把对10 all in了,大家全扔了,我赢了几十,100变130左右。大家赞叹不已,打得好,professional.
没过几把,又来了AK,翻牌中了个A,有人和我all in了,最后他A9输给我了,我把130变成了300多。后来又怎么也赢了,最后,第一天出马,赢了310,高高兴兴回家。感觉无限赢钱真快了,一个肥皂泡又摆在了眼前啊。

第二天又去,依然很顺,最后输了一把,现在看来很显然的牌。要是今天,一定不会被别人清理。
我拿方片Q10,便宜进去,翻牌AQ10,两对。手里应该200多,具体忘记了。
一个对手先上了50左右,我靠,锅里100多。
转来了个小牌,他check,我上50,他回手all in,这牌显然该扔了,但是我靠了。
他当然是KJ了。
输了这把,我转身就跑。
当时旁边看热闹的都说看出他在turn玩你呢,等着你上套,唉,上套就上套吧。其实也是马后客结果论。

但后面的几天,运气相当好,差不多每天都赢,一共赢了1000左右。
我和李辉并肩作战,那时候我李辉还不怎么熟悉。有时候我想偷看他的牌,看看他怎么打,他还不愿意给我看,真能装逼啊。

再过几天,运气又不行了。当然,主要是打得不好。有一天,我拿AK,有人手里有A5,翻牌A5X,把我清了。
还有一次,我QQ和A10翻牌前拼了,翻牌AA10,后面需要来2个Q才能赢。这天输了600,在无限上的总战绩又快归零了。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在 cash casino玩的,2007年,这个地方是无限最火爆的地方。
今天此赌场正考虑后事呢,随时倒闭。这里的扑克室再也开不起现金局了,星星点点的比赛有一些。赌场也就是几个老头老太太消磨时间。
3年多,可以毁灭一个赌场,真服了这群管理人员了,这都什么领导班子啊。
他们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三个类扑克史上最愚蠢的规则。1,两人或多全进后,要像比赛一样亮牌。2,碰一下电话就死牌。3,自己说错自己的牌死牌。(比如牌面A2289彩虹,你AA说是坚果,死牌,对方赢,因为坚果是4条2)

到了2007年底,卡尔加里的赌场有了巨大的变化。
2005年底,新开了鹿蹄赌场,8桌,后来扩展到十几桌,只开无限。
2007年底,grey eagle赌场开业,我们叫辉鹰,扑克室15桌。这里后来成了我的主场。
2008年6月,老Stampede翻新成了新Stampede,扑克室10桌,只开无限。
而ABS依然是那8桌。
Cash频临倒闭。

到了2007年底,打无限赢了点小钱,一天在小肥羊喝酒。喝差不多了,就告诉打4-8有限的哥们约翰。
走,约翰,哥哥带你打新game去,4-8有什么发展啊。i just wanted to teach him how to play no limit。

代价是惨重的,那一天我输了800,把前几天赢的全部回去。玩了1个月的无限又归零了。
约翰非常感动啊,不但后来把我介绍去了我现在这个单位(第一次写的时候,我在辉鹰上班,是约翰介绍我去的)。而且每次和别人提起自己是如何走上无限之路的时候,都不忘了提到我。说,那个哥哥花800元教会我的。每次听到这里,我眼泪哗哗的,特别是冬天,原来哥从小就迎风流泪。
当天最关键的一把牌如下,从抱朴村直接贴过来:
希望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过去在首选上帖过,后来删了。由于时间久远,细节记忆不太清楚了,但不会有什么大的出入。

1-2 无限,我有240.
我放片10J,应该是别人 Raise 10元我跟进来,锅底30.

Flop一出来,9QK,一张黑桃。
我前面的家伙上了40,我干到100,后面扔了,那家伙跟。这时候锅里一共是230.

TURN又来个黑桃,我 all in那家伙想了很久,靠了,river来了个 fxxxing J,我把240全输了。他亮出来黑桃10A。

至今我还认为我的这个打法是最佳。

和哥们争论了很久,他们有各种方案。

1,方案一,同花10J干脆 preflop扔掉,这个我很不赞成。
2,在 flop时候 all in。我相信,这时候对手会扔,我只赢70元。而我这样的打法,却有80%左右的时候可以赢240,似乎比100%时候赢70划算。
现在我可以很好的评价这手牌。
其实这样打挺好,目的是是最大化而不是直接在翻牌赢下那70元。你为了最大化,一定要牺牲一些东西的。只要有人追你,你的期望值再打,也增加了你输的次数。
从当时的回帖中,可以看出许多人打这把牌的出发点还是如何必须赢下这一把,而不是长远的赢钱最多。我最大化EV的雏形可能就是从那时候开始。

当时抱朴村发帖最多的是AA和大毛。
AA特别推崇Harrington的书,建议大家都看。
但当时我主要研究card player,这样出发点就错了。
我应该先系统的学习一些教材,然后再搞比较高级的论文。

在这之前,我在首选有专版。首选老大对我很好。
但因为那里玩现场的人太少,几乎全部是打网上的。所以,我来智游城,不是为了背叛,而是想找一些现场的牌友。一到这,认识了更多的牌友。

就这样,2007年过去了。无限的希望又被堵死了。
2008年,是我人生最乱的一年,家事纷杂,婚姻危机。不提这个了。其实这两年的故事,主要是感情故事,要比打牌故事复杂精彩多了。
但是,不想写了,一是打岔添乱。2是许多当事人,包括我老婆,很可能也是这里的读者,所以掠过。

2007年12月,我现在上班的赌场,灰赢开业了,这是个好消息。一开业,约翰就去那里上班了。所以,后来,2009年,他才能介绍我进去。
这样,李辉,ALEX和我可以在一个赌场打牌了。因为李辉在鹿蹄工作,不能在自己赌场打牌。灰赢的扑克室一开,就是立足无限,4-8偶尔也开,但没几个人玩。半年后,4-8在那里彻底绝种。
我们一块玩了3个月左右,大家都在摸索,没有什么大的进步。
3个人战绩ALEX最好。第一他有纪律,第二他认真。其实现在想来,最重要的是他运气好。

总之,那3个月也很平淡。
到了4月和5月,我买到了 Jeff Hwang的 pot limit omaha那书。略微学习,也不知道哪里来了那么长时间的好运气,在网上赢了好几千。当时就觉得一新的通天大路那就摆在我面前啊。每天都赢好几百,这还了得吗?还到赌场费劲干吗。
我每天在ftp上打1-2 pot,一直赢了有2月吧。

忽如一夜春风来,ftp他就不让我赢了。怎么打怎么不行,过去那些管用的战术一点作用也没了。最后气急败坏去打了两天5-10,一夜回到解放前。
最后一次网上赢钱的希望报废了。

2008年的头8个月,家事加上网上打omaha,基本上撂下了无限。

当时在Cash casino玩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做Keith的家伙。他原来是李辉的同事,一块在鹿蹄上班。后来听说被鹿蹄开了。到今天他还在玩牌,而且水平就和我刚打牌的时候一模一样,没有一点进步。所以,从他身上,可以找回许多我当年的疑问。

Keith是这样一个选手。打得非常松非常凶。他的口头禅是 i do not think cards are important in no limit.
当时的李辉和他的风格有些像。

他翻牌前的raise非常多,翻牌后100%左右的c-bet,turn可能就是all in。
那一阵他运气也特别好,这种打法奏效了好多天,每天都看他赢,而且赢好多。当时我就想,是不无限的好手必须是Keith这样的。

他能赢,1是有 fold equ,那些1-2上的许多人都怕他这种凶猛的打法,没有很好的牌,一般都扔了,大家给了他太多尊重,所以,他偷了很多钱。
第二,那一阵他运气确实好,他凶猛的打,一直没撞上别人有东西。1-2上的人多数打自己的牌,有东西我就跟你干,没有我就扔。当时我也这样,我只打我自己的牌。
当时我们真的很崇拜Keith啊。(6年过去了,还是经常能在辉鹰和老家伙同场竞技,他还那么凶,但输的时候很多,确实证明他当年运气好。)当然,跟大家都太了解他了也有很大关系。再没有那么多人fold给他了。谁都知道他,别人拿个中对也靠他。

有好长时间,我都在问,是不是成为无限的好手必须像Keith一样。当时好像我在抱朴村也发帖过。原帖如下:

我过去一直觉得,技术好,就可以轻松赢钱。其实许多时候,还是需要赌性才能完成你的技术。只要是赌,你就不可能到银行取钱一样轻松。

我下面说个例子,不知道各位好手怎么对付这个老家伙的。

我们经常遇到一个 player叫做 Keith,很凶。他只要在 botton,是无条件,不看牌raise到15或20.显然,只要在button ,他就是随机的牌 raise。这时候,只要你拿了A带任何牌,理论上就比他的牌好。长期下来,只要他在 button raise了,你拿了带A的任何牌以及更好的牌,在没有别人的时候,假如你只有100元,你就可以 all in。他爱跟不跟,不跟你你直接赢他20.因为你的牌是挑选出来的,他的牌是随机的。可以说,这样的打法对付 Keith是有优势的。

可真到了牌场上,我不敢这样打,我缺少勇气。我看许多对手,也和我一样缺少勇气。他们也知道 Keith一到 button就乱打,可很少有人愿意和他的赌的。偶尔有人 all in,都是比较好的牌, Keith 当时就扔了。

我想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很多,为什么他们都不愿意跟 keith奋斗呢。因为许多人还是希望稳稳当当的赢钱。这种打法,赌的成分太多,即使有优势,也不是很大。所以,技术上行得通的东西,性格决定了许多人做不到。就等于拱手相让了你的 Edge.所以,怎么样客服这性格的弱点,也是你能否成为好牌手的非常重要的素质。

所以,没有勇气和胆量,无法使你的技术彻底发挥。
不知道各位遇到这种情况会如何应对。也不知道各位同意我的观点不。

当然了,只有勇气和胆量没有技术的打法是不值得一题的。
我想,现在我自己可以很好回答这个问题了。

还有一种Jeff,或者ALEX类的选手,很紧,很少bluff,但是也赢钱。

好长时间,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到底是Jeff型还是Keith型是王道呢。其实他们两个都不是,KEITH可能就是个输家,而ALEX远远没有最大化他的利润。
最好的好手,应该是把他们两个的优点和在一起,摒弃掉他们两个的缺点。

原来每次我们三个开会,李辉和ALEX,我总说,我要把你们两个的优点和在我一个人身上。
因为李辉像老KEITH,ALEX像JEFF,一个松凶,一个紧凶。

那两年,我就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着。今天,我想我做到了。

12#
 楼主| 伟大的墙 发表于 2014-7-14 09: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扑士之路5-7

本帖最后由 伟大的墙 于 2017-4-26 20:17 编辑


扑士之路-5

赶紧写,不如追不上熊猫要稿的步伐了。时间真快啊,原来我以为写完4期够抵挡一阵子了,可这马上就要告罄了。(写这些话,因为开始在扑士杂志上连载了。)

上文书说道,我到底是要学习JEFF还是KEITH,或者是学习ALEX还是李辉呢。我默默下着决心,要把李辉和ALEX的优点结合在我一个人身上。
好长一段时间,我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着。

看李辉打牌是一种享受,又松又凶。经常我和ALEX还没坐稳屁股,他那边赢好几百了。我们屁股刚热乎,那边buy in好几次了。
而且李辉经常放卫星。我和ALEX一般每天只赢2,3百,已经算好的了。李辉动不动赢过1000以上,我那种崇拜啊,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他的经典战役,99搞到15,对手搞到45,李辉靠。
翻牌出来A,对手观,他就上100,再观,他就全推,对手就把QQ扔了。当然,被擒的时候也不少。

我和ALEX从来打不出这境界和魄力来。
我们两个规规矩矩,绝对是紧凶的典范。
我们一脸严肃一出手,至少是顶对顶踢脚,而且都是short stack起步,每次从100打到300挺容易的,然后就走人。
但是遇到倒霉时候,顶对遇到暗三,或者顶对被同花追上了,那么这一天就完了。一般再买第二个也输了,ALEX就撤退不玩了。我没有他那么有纪律,如果再捞不回来,输个400左右,这个月就坏事了。因为每次赢300就走。当然每天都这么顺利肯定没问题。问题是,最好的时候赢300走了。多数时候是苦苦挣扎,赢几十,输几十的时候很多。所以,那时候,每月依然是1000左右的水平。但是挺稳定的。
用我现在的话说,就是为了稳定而浪费了大量的EV。

李辉那边每月赢几千是家常便饭,输几千也理所当然。所以当时我们三个总战绩差不多,应该就是每小时10元水平。
我每一期 card player都看,但没系统的看过教材。
ALEX是坚定的学教材主义者,一次次建议我看教材。终于被他说动,从2008年8月开始系统学了两本教材,一个是professional no limit hold'em,当时学完了在首选贴了15个例子。
接着又学习了Harrington的,但是只系统看了上册,下册没看。
后来在老插的建议下,我们又买了every hand revealed and Daniel 的power poker strategy吧,就是写小球的那个。

这几本书都挺经典,但是许多观点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
于是ALEX灵感突现,号称自己总结出了改良的小球派打法。确实非常管用。我立即采用,后来又加上我自己一些更多的改良。
直到今天,我一直用改良的小球派短筹码起步法。我无论一次赢到1000,2000都是100在鹿蹄起步,200在ABS起步。(2009年以前)

ALEX给了我巨大的启发,前文已经说过。
许多非常简单的道理,可能所有的教材都没有提及。
你有100元,搞到20一个靠,锅里40,你余下80.你拿AK翻牌A38,两红桃。你知道对手可能拿红桃追你,你该怎么办。
ALEX说,你要slow play,让他尽情的追。追上你已经没钱了,他白追了。追不上,你在2/3的时间内完成double,多好的买卖啊。其实,ALEX当时已经有了原始深筹码思想的启蒙。
这里面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可我看了好多扑克书都没有提及。
过去我是一切都要到书里找答案的。这一提示,我忽然开了窍。
许多的东西,书里都没有答案。想突破,要自己动脑子。
一旦打开了这扇门,发现,许多东西自己拿脑子都可以想出答案。

这是个解放思想的问题,而不是聪明,智慧,智商,才华。
就像千千万万的中国中学生,大学生,他们很聪明,有很高的智商。但是他们已经认为老师的标准答案才是最正确的,教材才是最正确的。只要有了这可怕的桎梏,他们是不可能走出独立思考这一步的,绝对不会的。因为中国的学生,只要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就会从100分降到70分。所以,不会有哪个同学冒着风险去独立思考的,说现行的考试制度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就在于此。
从这以后,我和ALEX灵感一块,一口气想出了好多书里没有的东西。(也许我看书少,别人提及了我不知道,但这不重要,自己抛开权威束缚的思考真的很重要)

我的学习方法,也从过去老师教的,笔直地坐在桌子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变成了,自己有问题需要找答案,无需花那么多时间看书。躺被窝里思考,开车时思考,锻炼时思考,都要比在桌前不动脑子看书有益得多。何况,英语的扑克书,好书是那样的少。
而我读书,也从过去在中国上学时候的死记硬背,无条件接受,变成300页的书,哗啦哗啦翻过去,看看有没有一句或者两句对我是有用的。如果有一句,这本书就算没白买。
按照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在我40岁高龄,感觉突然开窍了。
我不但自己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还会教给我的孩子们。

这一开窍不起眼,感觉后面几年里,灵感不断。许多过去无解的问题,自然思考出了答案。

特别后来认识了老陈和霍驴后,把我的各种经验猜测,都在数学上做出了严密的论证。我们的老三剑客ALEX,李辉和我解散后,又有了新三贱客,我们一直共同学习到今天(2014),而且看这意思,还要永远共同走下去。

ALEX的改良小球派大概如下:
1-2,买100上桌,口袋里放50。如果这把输了10元,余下90,间隙里就把10元补上,让桌子上一直100.
1,枪口及枪口+1,AA,KKQQ和AK等全部limp in,后面有人raise,回手就all in。但是如果没有人raise 造成一群人limp in,AA要舍得扔。
2,后面位置,后3位,如果没有人raise,QJ,KJ等大牌,甚至910,如果你率先raise的,这些牌都成为好牌。以910为例,如果翻牌中了顶对,如果一直是别人让牌你bet,你赢下的机会很大。
3,就是slow的思想。当你有100筹码的时候,你中了顶对顶踢等,不要急着把别人打走。宁可被追上,也要让他把钱尽量多的扔进来,不要急于保护。至少要加倍,最好把100变300,当然,输掉100的机会也增加了。
4,AK不要raise多了。AK是兆牌,如果没有人扔,还是中了再说。

当时好多条呢,许多都忘记了。
后来我又做了一些改良。最重要的一条,我看了一本单挑书受到了启发。
单挑书名字都忘记了。里面有一点,说任何两张牌,如果都不是对子,任何两张牌不会比任何两张牌落后很多。
比如AK对72, 72仍然有1/3赢的机会。(其实这种说法很不严肃,也不够科学。因为别人翻牌前加注,许多时候手里是有对子的)

多数时候别人没有AA或KK吗,那么我们随便两张牌其实不是很怕另外两张非对子的牌。
所以,我就产生了前一阵Allan Schoolmakeer写的那篇论文的思路,至少比他早了1年。
假如我在枪口,拿了89,有一个人在后面搞到15,两个靠,死钱45
回到我这里,如果我100推了,多数时候,敌人全扔了,我直接赢45
即使靠了,他们如果没有大对,我还有1/3的机会赢,用100去赢130,不怎么亏。
如果再加上对第一个搞到15这个人的阅读。你知道这个人不会拿AQ以弱和1010以弱的牌靠100 all in,哇,大量的时间内都是你白捡45,一下子从100就跳到145了,多好的买卖啊。
这种打法给我带来了滚滚财源。

当时我和老陈在鹿蹄打,我都是100买入,挺多时候能打到1000多,许多人都觉得是奇迹。

这种打法最怕的是遭遇了AA,第一打不走,第二打不过。好在并不那么容易撞到。
第二个改良就是关于AK的,上面ALEX的第四条已经大概说了。

我认为AK在翻牌前相当于同花兆,有1/3的机会中。对付同花兆是什么思路呢,希望人多进来。如果玩semi,希望对手扔。顺着这个思路,我给AK改良了一下。
1,别拿到AK就raise,AK要不动如山东如山倒(老插语)
AK轻易别乱出手,见到死钱再出大手。我不希望我翻牌前100 all in了,最后我的AK赢了只赢回来100,至少要回来150或更多。所以,经常我拿AK limp in,有人搞了后,回过来100就推。
2,AK如果真中了,遇到比较好的选手,要使坏。让他觉得你是QQ怕了这个A。总之,AK最忌讳中了A又把别人打跑。

反正改良小球派打法就是要凶。
要么我输了这100,要么我变成300

当时我们经常开会,有一次机会让我产生了最大化EV的灵感。这应该也是各种教材都没提过的。

我一旦尝到了脱离教材独立思考的甜头,就经常把过去认为经典没错的理论也再自己思考一遍,受益匪浅。
我们三个经常讨论15个outs的牌怎么打。

ALEX默默唧唧,喋喋不休。当时我很不屑,你个傻瓜,15个outs,机会大于55%,翻牌all in不就完了。多好的正EV啊。
ALEX不这么认为,他说,55%的EV当然好。但是,如果有这么个傻瓜,转牌你的15个到了,他依然靠你的all in,你不是把55%变成100%了。另外,在55和100之间还有许多更好的方案。
我彻底服了这个书呆子。
他又给了我启发。实际许多时候我们打牌决策都是正EV,但正EV和正EV区别可大了。
于是我想明白了,你再想水平更高,就要尽量去追求众多正EV中最大的那个。(可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呢。)

可是,我们一块完成了短筹码的思考后,ALEX就放弃了打牌。
大约是2009年底,他迷上了股票。从此彻底失去联系,直到今天。

深筹码的思考就交给了我。

扑士之路6

-一晃就是今天

2009年,是我关键的一年。

刚刚学习完 professional no limit hold’em and Dan Harrington的东西,感觉自己对扑克的理解系统了很多。1月赢了2000多。
哪知道到了2月和3月,又出现了低谷。这两个月每个月都输,又一度心灰意冷。

这时候ALEX的改良小球派正在思考中,在二月底的时候,他的战术基本成型,就是我在上期介绍的那样了。
四月份,改良小球派大显神威,开始盈利。从那以后,一直到现在,很少出现输钱月份。

但我用改良小球派,依然是赢了就走的打法。一般赢到300就跑。最多一次赢到了600,好运气来得太快,还没来得及跑呢,觉得天文数字了,激动得手都发抖。
可赢了就跑有好多问题。
如果每次都能赢,每天都赢300,一个月下来将近10000,那当然很好。可问题是,某些天,别说赢300,而是到那里就输300.那这一天该怎么办呢?
继续追,可能输得更多,窟窿越来越大。
不追,明天就需要赢600才能保证每天赢300.可没有很好的运气,每天让我赢600简直不可能。
而我的筹码一旦超过了300,我就紧张,不知道如何应对。
于是一个念头从我脑海里划过,是不是我应该玩深筹码。

ALEX这时候迷上了股票。起因是不知道谁发了个帖子,探讨打牌是否有人性亮光的问题,ALEX一拍即合,说这没人性亮光的东西我不做。
其实呢,这人性亮光与否不过是个借口,他确实那段时间把大量时间花在了股票上。
我就开玩笑说,那深筹码的改良小球派就由我来完成了。
好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思考到底应该打深筹码还是浅筹码。

我依然赢了就跑,那时候我的主战场是牛仔赌场,stampede casino,现在被我看做纯粹的1-2, action很小。当时也不知道发什么神经,就是喜欢那里。
7月,运气很差,那个月只赢了1000多。后来,为了换运气,到我现在上班的灰赢赌场玩。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坚定了绝对打深筹码是正确的。

有这么一把,我没有参与。
有三条鱼,每个人都600以上。对于1-2来说,600筹码不算浅了。
他们三个一个A5,一个AJ,一个AQ,翻牌出来一个A后,三个人就争先恐后all in了,这一锅接近2000啊。最后AQ赢了。
我想,这时候如果我拿个暗三进去了,那不是把他们三个全清理了吗,而且是在他们三个都近乎抓死的情况下赢2000.
如果有这样的鱼存在,到底是该玩深筹码,还是玩浅筹码赢了就跑,这答案就很显然了。
就这一把,就够你那么赢了就跑搞一个月了。
从那以后,我开始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思考深筹码上。深筹码是扑克的全部系列,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思考的,到现在也快2年了。
可圈可点的进步有两个,一个是解决了对付丹牛类疯鱼的问题,一个是走上了bluff之路。

一,搞定丹牛类疯鱼
在1-2或者2-5这个级别上,总是有丹牛类的疯鱼存在。过去在首选,我写过好多东西,抱怨遇到丹牛类的疯鱼,我总是一筹莫展。都说筹码漫天飞的game是最好赢钱的,可怎么我就赢不了呢。
注:丹牛类见老霍的系列文章。就是什么牌都玩,非常松,非常凶,翻牌中不中就一大注上去,转牌可能就全进,这样的选手。

后来,受ED Miller论文启发,外加自己思考,终于搞定了丹牛。现在我最喜欢桌子上有几条丹牛。
打丹牛,一是准备好钱,二是要敢于拼命。
我第一次打丹牛尝到甜头是在牛仔赌场。当时不是深筹码,我有150左右。
丹牛straddle,我大盲拿了不同花A7
一群人跟5元后,到丹牛这里就干到30.
过去,我一般最勉强是靠30,看能不能中什么。或者干脆就扔了,和丹牛拼命一定等AA。可理论告诉我不应该这样,我应该all in。
我豁出去了,颤抖着all in了,丹牛难受的靠了,最后我赢了。第一次,靠着理论和知识弥补了性格中的缺陷。

其实过去打单牛不赢,除了技术欠缺外,最主要是资金不足。有单牛存在的game,其实已经变成5-10无限了,我依然准备300元去打,那需要第一把进锅有很好的运气。后来把资金改成1500后,自然水到渠成了。
所以,任何技术也无法取代资金。

二,搞定bluff

从浅筹码转深筹码,是我无限生涯中的重要一步。虽然后面关于深筹码的具体战术,有许多微观调整。但这一步非常关键,甚至超过了从无限改有限,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深筹码是扑克的全部。

打深筹码,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如何解决bluff问题。
许多人认为,bluff是随着自己水平提高,自然而然就学会的过程,我完全不这么认为。我想,对于李辉那样天生有赌性的人也许可以自然而然做出布拉夫来。而对于我,必须要设计和鞭策。我需要刻骨铭心海誓山盟的鼓舞和精神准备,才能迈出第一步。而这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准备出一些钱,试验钱,万一被人抓住了,那就抓住了。其实,我是逼着自己走到这一步的。哪知道,第一次把自己逼上路后,后面还真的自然而然了。
ED MILLER曾经写过一篇bluff的文章,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我总在想,如果遇到差不多的局面,我一定豁出千把块试一试。
原文我记忆不太清楚了,大概如下:

2-5,作者手里有1000元左右,在按钮拿了99
前面有人raise到30,一个靠,作者靠,锅里100.
翻牌AJ2吧,两红桃,别人bet75,靠,靠,锅里200多。
转来了红桃J,前面两个人check, check,作者上200吧,靠靠,锅里快1000了。
作者想,这两个人一定没有full house也没有flush,否则不可能在turn上这么软。river情况合适,就all in打走之。
果然,river来了个无关紧要的牌,两个人check过来,作者all in,两个人就扔了。

这个牌一直在我脑子里盘旋,每一次我打到1000的时候,都给自己下着决心,如果场面合适,就豁出1000元做这么个实验。可是,真遇到这局面并不容易。但有一次,遇到了一次和这差不多的好机会,终于给自己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当时我手里应该在500左右。
我左面和我隔一个的,是一个翻牌前很松,翻牌后很软的家伙,叫他夏软吧。
那把straddle,我扔进去5元,有人搞到25,我靠了,又有人搞到100,好多人靠了后,到我这里,第5个,我应该是J9不同花,我想,这么好的odds,也靠吧。
翻牌前锅里500多了,我还余下400左右。
翻牌出来三小牌,不同花,最大是个8
我check,夏软上来bet 120,我们中间的三个人一个个都在思考。我就给自己下决心。如果这三个都扔了,我回手就把400推了。
第一个扔了,第二个扔了,第三个思考了很久,最后扔了。他的牌还没落地,我大吼一声,all in,我话音还没落,夏软就把牌扔了,他的牌甚至比第三个扔牌的更早掉到了牌堆里。
我好兴奋啊,把J high亮出来给大家看。这一锅偷了600多。

其实一般不要两布拉夫,但那一次实在太激动了。

不是这600多的问题,而是我走出了无限深筹码的重要一步。
这是第二次用周密的计划和鞭策,弥补了性格的弱点。谁说不好赌的人就不能bluff,我一样做得很好。
从那以后,bluff才正式成了我扑克战术的一部分。

但事情都是两个方面的,当你尝到了偷的甜头后,就会偷得越来越多。终于有一天,超过了应有的范围,别人就意识到了,开始抓你了。

从2010年一直到2013年,这三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夸大布拉夫的作用,忽略中真东西的威力,其实这三年在走弯路,弯就弯在我把布拉夫当做压倒一切的力量。直到2013年我从拉斯维加斯回来,写完了新深筹码,才彻底回归。

但这三年里,虽然布拉夫偏多,少赢了好多钱,却彻底锻炼了我的性格和胆量,这也是一个职业牌手非常需要的。觉得这段弯路走得一点不冤。

这三年里,无论打1-2还是2-5,我脑子里最关心的要么是,我该出手偷了,否则和职业选手的名声不相称。要么就是,这个家伙打牌打得那么好,这把肯定是布拉夫,于是就抓之,被人家赢了个结实。

当时似懂非懂地思考一个道理,控制这个偷的比例,其实很难。他有一个很严格,很细微很精确的比例。
超过了这个比例,你就会大祸临头。
而低于这个比例,你还能成为一个小赢家。
所以,为什么松凶打好了要比紧凶难得多,道理正在于此。

现在觉得打牌就是体力活。
这世界上的活计,除了四大累的和泥脱坯,外加搬砖轮大锤等属于体力活,其他的都可以算脑力活,或者体力脑力结合的活。
而我现在觉得,除了韩国妇女用脑袋顶麻袋,踢球的头球攻门,杂技的脑门顶一大堆盘子碟子外,这世界上就没有脑力活。

所有的活计都是从脑力开始,最后全部归于体力。
上学的时候,大家准备GRE,背单词这么有技术含量的,大家都说是体力活。编程序,也是体力活。
这正符合了人的学习到生存的规律。
任何一种知识,一个技能,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都充满了神圣,崇敬,膜拜。
比如,学习画图。在学校里,每个人的智力不同,学习的速度相差很多。人们很容易把同学们划分三六九等,他聪明,他智商高等等。当聪明人用2个月,笨蛋用6个月,终于熟练掌握了画图后,画图从此便成为了十足的体力活。你2月学会和人家6个月学会的,并没啥区别。

如果我们画图,是按你出图的数量来给你付钱的话。谁最后赚钱多,跟你上学时候智商高不高,聪明不聪明关系就不大了,而是谁有体力,谁能加班加点,谁就能赚最多的钱。

打牌当然也不例外。
在那艰苦的学习阶段,大约3,4年时间,对打牌的知识充满了崇敬。大家会奔走相告介绍一本新书,介绍一个新打法。到了现在,一切的好奇都归于平淡。新书当然还会出版,可拿过来看看,100页书,可能也就那么两行字是自己不知道的。
几年前认为无比复杂无比深奥的所谓扑克知识,现在不过是谈笑间的一个决定。

到了这个份上,打牌成了十足的体力活。
而我的体力相当不好。
过去我一直引以为自豪的,是我不喜欢赌博,不喜欢打牌。这样,我不会上瘾。

今天看来,这成了我致命的弱点。因为我不喜欢,所以,一直就把打牌当赚钱工具,虽然玩了5年,感觉不到一点乐趣。
我打牌都是在半梦半醒中度过的,经常看错牌。
别人经常后悔自己扔掉了什么牌,我几乎从来不。因为还没等flop出来,我就忘记自己是啥牌了。我经常偷偷的在赌场的沙发上睡觉,被保安叫醒警告。
和我水平差不多的中国人有两个,他们中,李辉也不怎么喜欢,但他还是可以专心打牌。老陈非常喜欢,看他打牌很投入很享受。他每天玩很长时间,赢好多钱。

也是因为我不喜欢这个节目,所以我也没全职打牌。钱是赚不完的。我半梦半醒,轻轻松松的,每月收入比工作稍好。要想特别好,就要加班加点了。

时间已经跨到了现在,我的故事,或者传记,或者扑士之路从时间上该结束了,再写就是未来了。
关于未来,我有一个最低理想,一个最高理想。
最低理想就是维持现状,在加拿大过平静的日子,上几天班,打一些牌,每月赢那么几千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最高理想就是今年去几次拉斯维加斯,看看能不能在打更大的game,2-5或者更大。
当然我已经不是年轻人了,一切的最高理想都服从于最低理想。
在最高和最低冲突的时候,保证最低理想。
如果20年前,我会放弃一切到拉斯维加斯去"发展"
现在老了,没力气了,没那么多冲劲了。破釜沉舟对我是个遥远的神话。
我半旅游半娱乐的去拉斯维加斯,能发展就发展,不能发展则安居加拿大。

朴实之路7,如果有,要过好长一段时间。

我的扑士之路7-找一个暖和的地方

2009年买的房子,搬家过来。当时我在Grey Eagle赌场上班,家离单位就10分钟车程。

2010年,是我非常忙碌的一年,在打牌上,没有什么特别的突破和进步。
2010年4月生老二,我一边在grey eagle做dealer,一边打牌,这一年兼职打牌,最后赢了5万,加上工资小费,是非常不错的一年。

2011年,我辞去了grey eagle dealer工作,正式全职打牌,一直到今天。

开始走了下坡路。而且下半年我还开始全职打,上半年每周也就上两天班,外加很多早退。但这一年的总战绩,还不如2010年兼职赢得多呢。而且出现了自2009年以后的第一个输钱月。2011年5月,我输了5000元。原因当然很多,最重要的,可能是我逆着自己的性格。

我输钱不喜欢追,因为输了后我急躁,所以,一般是输了2个买进就跑。说到底还是资金不足,怕单次输多了,给自己设个止损线。而且这个止损线很低,一般就是两个买进,或者总数500的样子。
这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session盈率很低。我2011年以前session盈率应该在60%左右,远低于黄金盈率的67%。

当时可能被过去的几次经历吓破了胆,因为有那么几次,恋战了,输了猛追,都没追回来,最后出了几个大窟窿。所以我告诫自己,还是根据自己性格制定自己的战术。

这里涉及几个忌讳的词,在职业扑克选手的词典里是不应该存在的。包括,场次还没结束,就关心输了,赢了,水上,水下,输了钱后爬沟,爬沟成功叫上岸。这些都是不存在的,有害的。一个完美的时间管理,是打够多少时间,无他。其它一切中间过程的输赢都是没有意义的。可,几乎所有牌手都超乎寻常地关系现在是输了还是赢了。

几年过去后,再回头看我总体的资金管理。可见当年我是多么地在乎输赢,对于1/2来说,我觉得每次输赢上千,是不可饶恕的。从技术上说,也仅仅因为这一项,就会使得我在同样技术下,少赢一半。一个真正的牌手,应该完全没有止损,在你能战胜的game下,无穷无尽地买下去。如果你说买多了会影响你的心态,会影响你的发挥,说明你的资金还远远不够。抑或是你的技术尚没有过关。

当时我每小时的战绩应该在25左右。需要靠止损,有时候还要赢了跑。
2013年从拉斯维加斯回来后,我把1/2的小时盈率干到45,除了技术提高外,我再不关心止损,不关心输赢。现在我的买进,多数时候都过1000,过1500也家常便饭,2000不算离谱。虽然看着心惊肉跳,可小时盈率就是提高了将近1倍。
世界上没有低风险高回报的好事。

而这一切的理念,都来自霍驴。2012年以后,霍驴成了我扑克生涯中最牛逼的损友。

霍驴的原则大概包括,无止损,不关心session输赢,量化。后面他的段子会越来越多。

从水平上来说,当时的我和现在确实有差距,因为深筹码我还没想得太清楚,但主要由于这个“止损”心理而带来的损失,使得我无法突破小时30元。


2012年,虽然是世界末日年。可我还是要好好打牌赚钱啊,万一,要世界没末日,不是一切都白了吗。

一月份打牌仍然不顺利。
1月16号,大雪,清晨7点多回家,我们家旁边是个大坡,每次我都要从那个大坡下来,然后从一个小路口回家。
车装着冬胎,我还是比较自信的。
那天是星期天,清晨周围没车,我也没当回事,下坡加油门,车一下子就开到了80公里每小时。
我忽然意识到快到路口了,点一下刹车,车速还是80,点第二下,还是80,我知道要坏事。还有几米就到路口,错过路口倒没啥大不了,可前面200米处便是红灯了,于是使劲踩刹车。

一脚下去,车就冲出了公路,越过了应该拐弯的路口,冲上旁边的山坡(雪坡),车东倒西歪,马上就要翻回路面的一刹那,车头撞在了电线杆子上。
所有的气囊全部出来,车的4个门全部变形。左前轮胎当场撞爆,洁白的雪地上是五颜六色的水,有冷却液,有擦玻璃液,还有机油。好在没有白色的脑浆和绿色的胆汁。我头磕破了一小块,肋骨有些痛,其他的也没什么。


加拿大热心人还是很多的,一会几个车停在了路边,人围过来问寒问暖,还有一个帮我叫了警察。警察倒没帮什么忙,只是仔细记录了现场。
警察那天确实做了很详细的记录,几个月后,收到保险公司的信,说我的车撞坏了市政的路灯电线杆子,需要赔款3400,由保险公司出了。第二年,我的保费增长了。

即便如此,我还是发自内心欣赏市政府的。市政府也是比较缺钱的单位,他们缺钱,经常出现赤字。但他们应付赤字不是去搜刮民脂民膏,而是去讹诈保险公司。然后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你看市政府为我们坐着实实在在的事,扫雪,剪草,收垃圾,免费图书馆。我还是非常肯定市政府的工作的,无论讹诈也好,真的撞坏了也好,靠我涨的几百块保险费,能为市政府出点力,我愿意。

第二天,是卡尔加里最冷的一天,零下32度,大风,加上风力系数,零下50度。
我的车被拖到了市政停车场,每天要付费的。必须尽早去回来,否则又将给市政府贡献罚款了。
战战兢兢的租了个车,在满是冰凌的路上开到了市政停车场。还是有些恐惧遗留的,只敢开到30公里每小时。那天安排了一下午拖车的事,然后到自己的车里取东西。天太冷了,手脚已经麻木,执照在车里,我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又只好折腾到车管中心,办新执照。天越冷,自己麻烦越多。整整这一天,生不如死。

我曾经在本地的论坛上,大力鼓吹冬胎的作用,自己装了冬胎后如何自信等。这在我出了事故后,几乎成了本城的一个笑柄反面教材。面对着光滑的路面,任何冬胎,任何的车技,都显得于事无补。后来,我去参加了一个雪上驾驶课程,教练说,最好的冬胎,也不过增加了三分之一的摩擦力。

想车轮子不打滑,靠冬胎是解决不了的。彻底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搬到不下雪的地方去。
从此,这就是我们新的理想,而且必须实现。

2年过去了,一直在为自己找个暖和的地方的梦而奋斗着。

我出生在黑龙江,从小最恨的就是严寒和雪。还记得小时候特别冷,长长的冬天每天都零下30度以下。我们那贫困的农村,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家庭生不起炉子,大部分时间室内温度都是零下。早上起来,要用砖头砸破水缸上面的冰,才能舀水出来。为啥用砖头不用锤子,因为好多家买不起锤子。更严重的家庭,墙上全是白色的冰霜,整整一个冬天,如同冰窖。家里唯一暖和的地方就是热炕头。

我上初一的时候,放学顶着北风。每个孩子都冻得要死,有个同学叫孙喜权,他觉得脸痒痒,就用手使劲摸了一下脸。然后两个鲜明的手指印就留在了脸上,一直印到了今天,他已经40多岁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冻疮,他用手摸脸的时候,脸已经冻坏死了,经不起手的那么一碰。

可以想象,我们对严寒是如何地痛恨,对温暖生活是如何地向往。当时我们许多人的梦想就是搬到南方,因为南方不但暖和,还有就是苹果比土豆便宜。其实我们黑龙江所说的南方,不是四季如春的广东云南,而是辽宁。难怪,海南的房子,据说有一半被黑龙江人民买下了。我刚一上大学,南方的同学看见雪,那高兴的样子,还打雪仗,我觉得很傻,很装逼。雪,是我们生命中最恨的东西。

可我终究没有摆脱雪,加拿大比黑龙江一点都不差。一提起加拿大的气候,中学同学就说,你是尿窝挪屎窝。

为了摆脱雪,我努力着,还是要努力搬到南方去。加拿大没有南方,卡尔加里距离美加国境线只有200公里。而真正的南方,就要越过国境线,继续向南,去那片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的土地。

我为之奋斗的第一站,就是传说中的拉斯维加斯。

好久没有为了理想这样执着过了。年轻时候喜欢看励志的东西,也经常给自己加油鼓劲。现在觉得特可笑。
可这一次,我真的为了这个计划而努力着。

在城里贴这篇东西的时候,当时信誓旦旦,宣布“我希望能在2014年搬到拉斯维加斯去”。重新整理的时候,已经是2014年,我依然混在卡尔加里。但回过头来修改两年前写过的东西,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人的计划,如同EV,好多不能实现,但只要我们不停止,追求,EV可能在晚些时候得到回报。


13#
 楼主| 伟大的墙 发表于 2014-7-18 02: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扑士之路8-9

本帖最后由 伟大的墙 于 2017-4-26 20:15 编辑
Jsli 发表于 2014-7-14 08:44
关于对墙大爷的小三体会
1.技术层面上是对对方的起手牌判断,从而确定自己JJ小三还是TT小三.
2.非技术层面上 ...

我的扑士之路8 - 梦中的拉斯维加斯

也许,从打牌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有超越养家糊口的理想,虽然一度那么渺茫。我不会局限于在卡尔加里打1-2,每月收入那么万把块钱。我要打2-5,至少也要打到5-10无限。

卡尔加里2-5已经到头了,想有更大的发展,必须去美国。

更何况,当时移民加拿大,和许多庸俗的人持着同样的借口,就是作为去美国的跳板。如今,这借口似乎有了实现的可能,我当然会珍惜。

之所以对拉斯维加斯表现出那么多的兴趣,除了它是赌徒心中的圣地外,更主要的是那里住宿,房子都便宜。而且赌场多,也集中,打牌方便。老朱老霍他们都说,拉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那么干燥,早晚流鼻血一次, 老朱更是来一次病一次。我不在乎,加拿大居民,在美国有个地方就行,啥气候,不比这8个月冬天好啊。我的美国梦,要从便宜房子开始。经济危机过去之后,美国的房地产已经复苏,房价涨了不少,尤其是拉斯维加斯,虽然涨了又涨,同样的房子比卡尔加里还是便宜了差不多一半。吃也一样,超市买同样的食物,价钱最多也就卡尔加里的2/3。

其实早在撞车之前,我已经去过拉斯维加斯了。到目前为止,一共去了6次, 从2011年2月到去年7月, 两年间共在拉斯维加斯待了差不多8个月时间。

第一次去拉,只待了4天,住在凯撒。2个小时的飞机离开了死冷寒天的卡尔加里, 到了春天一般的Vegas, 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走马观花一样玩了许多地方,除了凯撒,威尼斯,贝辣椒这些豪门,还去了许多现在看来根本不值得去的扑克室,像火烈鸟,IP (后来重新装修过, 改名The Quad),Harrahs等。

感觉每个地方的选手都非常紧,没有action,这里似乎不是个赚钱的好地方, 对向往中的Vegas有一点点失望。当然也碰到一次不错的action,起码我在凯撒碰到一条瑞典鱼,完全胡抡的。

最后一天晚上8:00的飞机,下午没事在strip上闲逛,艳阳高照,好舍不得这神奇的地方啊。
临走之前才第一次去贝辣椒,桌子上终于有来鱼了, 而他打了没几把马上又跑到2-5,想追过去, 已经没有时间了。四天的Vegas之行这么快就过去了。

那一次,好像一共赢了300美元。

第二次,已经是一年之后了,2012年3月
这一次主要在永利打1-3,永利的渔情真心不错。可并没有赢到好多钱。这一次依然住IP,IP很便宜,一个月也就1500左右,跟租房差不多,每天还有人打扫卫生。

这一次待了差不多2个星期,打牌之余,也四处逛了逛,顺便了解了一下这里的赌场。

拉斯维加斯的赌场除了downtown有几家不大的,主要集中在从南到北大约3英里长的strip上。Strip两旁虽然赌场林立,其实主要是两个老板旗下的。

最牛逼的MGM集团,包括MGM, Bellagio, Aria, Wynn, Mirage, Treasure Island等。
而凯撒,巴黎,planet hollywood, imperial palace, Rio, 火烈鸟,Harrahs等,属于凯撒集团。凯撒的老板据说是吴彦祖的岳父大人。这些就是拉斯维加斯的代表。
威尼斯则属于金沙集团,坊间传说威尼斯赔钱很厉害。当然这几年整个拉斯维加斯都在赔钱, 据说去年整个strip的总收入只有澳门赌业的1/4。

这些路边林立的酒店大到什么程度呢?据说仅仅MGM一家,客房就有5500多间。每家酒店除了赌场外,还是购物中心,餐馆酒吧无数,各自都有著名的show,比如贝辣椒的“O”show,MGM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永利的Le reve都非常值得一看。

第三次2012年4月和陈爷去的。当时只回到卡尔加里几天,就又杀回去了。

我们去的飞机要在旧金山转机。正点应该晚上10点到旧金山,11点50左右去拉斯维加斯。哪知道,第一段就晚点,等我们到旧金山,人家那飞机已经飞走了。最早的是明天8点多的,怎么办?

打牌的就是有这个好处,世界各地的赌场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找到一个保安,问旧金山有几个赌场,说就一个叫做 lucky chance,出门打个车,直奔这家赌场。

玩到6点,老陈赢了600,我赢1块。

这里的赌场很不好,规则古怪。

我们玩的1-1-2,用的都是1元的筹码,别人raise的量,也和有限一样,喜欢搞到8元,16什么的,看着我就心烦。而且这里抽水奇高,是按人头来的。只要桌子上7个人,不管锅多大,dealer法定拿走4元,外加2元jackpot,赢的人什么都没有了。赢完这600后,老陈后怕了,说,我们运气好,这里根本没有赢钱的道理。

旧金山的赌场,真的让我们大失所望,不知道是不是整个加州的赌场都这个德行啊。

一到拉斯维加斯,我被累傻了。8点多起飞,到拉斯维加斯10点多,取完行李,到了旅店,住进去,已经1点了。我熬夜水平很差,特别是不能熬过第二天8点,这一下子真把我累伤了。我们到的那天是星期三,直到星期六早晨,我才觉得缓过来了。

这一次是我来拉斯维加斯呆的时间最长,考察最充分,打牌时间最多,赢钱最多,走路最多,吃得最多,睡得最少的一次。

这一次,我的主攻方向变了。任你有扑克室千千万,我却独去永利和凯撒。

重点说一下永利。

如果你在网上订酒店,你会发现永利几乎是最贵的。永利非常奢华,除了酒店和店铺,连赌桌也比其他地方的大。IP的blackjack有5元的,永利最小是15的,多数都是25到5000之类的。一句话,这里没给穷人准备赌桌。

最让人感叹的是永利的漂亮姑娘。永利的扑克室,对面是法拉利店,旁边是看show的两个剧场,所以在show开场之前,特别热闹,无数的美女从你眼前走过。哎,有钱人家的孩子漂亮啊,长得好,身材好,穿的衣服也高贵,特点是瘦高美。而我们穷人住的IP,女孩的特点则是矮胖丑。

再看装潢,永利花团锦簇,仿佛置身一个花园。每次走在这个花园里,我都感叹整容的伟岸。谁说假的东西就不美,假的东西不但可以美,还可以比真的更美。真理就是,真胸永远也不可能比假胸挺,比假胸美。永利这假花园,真的美到了极致。

想说的就是,永利住的都是有钱人。这和扑克室的渔情有密切关系。在永利扑克室打牌最多的人,一定是住在楼上客房里的。

所以,在永利打牌你能感觉到,有钱人多。特别是后半夜,许多年轻人不想睡觉,到扑克室喝免费的酒,给别人讲自己在blackjack上如何一把输了3万6,这样的孩子,他能把眼前的几百块当回事吗?

还有另一个因素,就是免费的酒。这个当然不是永利独有,每个赌场都有免费的酒。

我觉得,这免费酒才是拉斯维加斯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大的卖点。包括我自己,也品尝了好多酒。只是我不知道那么多名字,否则,尝尝全世界的名酒,还免费,多好的事啊。

打牌的时候,许多人都说,他们来拉斯维加斯的目的就是来喝酒。

所以,由于有免费的酒,使得这里的扑克桌上有无数醉鬼。

当然,这里也有无数的职业选手,他们叫local,这些多是赌场的dealer,他们打得很紧,很凶,对付这些醉鬼足够。但是这些local多年龄偏大,喜欢白天玩,晚上睡觉。后半夜就不太容易遇到,所以,走遍千山万水,世界各地,后半夜永远是扑克的黄金时间。

永利的鱼,几乎都是游客,住在楼上的游客。

我们住的地方走路到凯撒5分钟,到永利30分钟,老陈怕走路,所以在凯撒玩得多。

直到临走时候我才打了两天2-5,第一场下马威就给输了3400,第二天赢了2000,又必须走了。

永利的鱼,在扑克室玩的时间很短。一般来了就赢的,赶快揣着胜利果实跑了。来了就输的,则非常有纪律,输200就不玩了。

其实上次去,我就发现这个特点。这次去的一路上,我都在和老陈商量对策,如何更好的对付这些流动的鱼呢?

最后我们给出了一个不痛不痒的战术,就是集中精力观察,以最短的速度琢磨清楚对手。但是由于对手变动太频繁,你再集中精力,效果并不大。而那些死个钉子一直在那里打的,基本都是常客。

我们另一个不痛不痒的战术就是靠牌说话,所以需要打得更紧。这当然是个好战术,但是这意味着你出手的机会将更少。而在卡尔加里,对于那些很了解的对手,我们就可以打得松些,增加一些赢的机会。

当然,这两个战术可能都没有切中要害。后来我打2-5,才找到了对付流动选手的命门。那就是超级凶的闪电战,对于新面孔,就给他超级凶,出手就至少干他两条街。除了少数极品的跟注站,谁敢跟啊。

这次去除了赢到了酒店和吃的钱,也没剩多少了, 拉的钱似乎真的不太好赢。总觉得桌子上有好多鱼,可就是抓不住,忽然机灵一下子,这会不会有鳄鱼。

拉斯维加斯, 虽然哪儿都好, 却没有赢到足够的钱。Vegas, 想说爱你不容易啊。

(待续)

我的扑士之路8 - 梦中的拉斯维加斯 (续)

第四次,和老屈,2012年11月,历时两个月。

还是住IP,不过新年的那几天,酒店突然从几十块一晚涨到几百一晚。起因是电器博览会,其实拉斯维加斯这样的会议多了,一有人来开会,酒店就涨价,也没什么。在downtown住,早听说golden nugget的1-2无上限买入,这另我心驰神往。一上桌,骄傲地买1000,然后被人收拾个精光,再买1000,又被干精光,这下舒坦了,踏踏实实含恨离开了golden nugget。

Downtown有一个叫heart attack的很有名的快餐店不能错过。店里的吃的无论汉堡薯条都是用猪油炸的,巨肥腻,用餐的客人进门必须换上病号服,waitress一律扮成护士。店里有个秤,体重超过300磅免餐费。点了中等大小的汉堡,有半尺多高,吃了一半实在吃不下了,按店里的规矩剩饭被护士小姐打了屁股。这些漂亮文静的小护士,打屁股还真卖力气,真的挺疼的。

回到正题,这一次主打2-5了,开始在威尼斯打,后来老屈说贝辣椒不错,我又转战贝辣椒。这一转战,从此贝辣椒就成了我的主场。
开始,觉得许多人打得挺松的,就是我们常说的鱼。可观察的时间久了,发现这些鱼其实打得很不错。忽然崇拜起霍驴来,他从来不把对手称为鱼。我忽然惊觉,最好的好手,和我们所谓的鱼,在外形上似乎一模一样,只有他们的内心怎么运作,我们却看不见,是不同的。后来我就把这些高手称作鳄鱼,要格外小心。正是受到这些鳄鱼的启发,让我脑子里形成了新深筹码系列。

第五次,住Tuscany

这是最惨的一次,主打5-10,也许我的资金,压根不该打5-10,也许那几天我的运气实在太差,这一次输了10000左右。

Tuscany在strip外一点,像国内说得度假村,走路到strip10分钟,离贝辣椒和Ballys最近,所以这一次主要在贝辣椒打5-10。

5-10上有很多好手,打得不比10-20上的人差,而5-10上的鱼却没有10-20上多,原因很简单,真正有钱的鱼看不上5-10,嫌game太小。但是5-10上大多是没什么钱的牌手,技术好但资金并不充裕,跟他们打很难占到什么便宜,收益可能不一定比2-5好。我在1-2上由于bank roll充足,任何一个环节可以说是发挥的游刃有余,比如bluff,在1-2上用300就够了,输了再买,而在5-10上,同样的bluff可能需要2000,几个2000没了就得打道回府了。所以,可见资金要比技术重要得多。
这一次虽然输了,输得还是很不服气的。

最后一次2013 WSOP开车去的,两个月,主打2-5和5-10。我还是没能战胜 5-10,输的一塌糊涂。2-5上赢了差不多一万,基本都输在5-10上了。象征性的打了两个1000多buy in的比赛,很快出局了。

Cash game好多是比赛淘汰下来的,许多人可能输了比赛的买进,急于过来打现金翻本。这些人的打法有很强的比赛的影子,布拉夫布拉夫,翻前全进,总之非常凶。但是dealer特别慢。每年为了WSOP要招1000多个新dealer,虽然主办方努力培训,毕竟时间太短。这也是唯一让人不爽的地方。

最后一个月,又回到贝辣椒。

因为这一次住两个月,时间太长,就租了一间房。拉的房租也是相对便宜的,我租了一个condo的套间,包括一个卧室,一个单独的卫生间,公用的厨房(我基本用不着), 月租只要400多点。离赌场不远,到WSOP可以走着去。房东是一位姓狄的大姐,随和豪爽,听说我是来打牌的,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问了好多poker的问题,后来还去上了dealer school,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在发牌。

这一次因为有车,吃饭的地方也扩展了好多。Strip以外的几家赌场也有不错的buffet,特点是便宜。Palms的早餐buffet只要6块,中餐12,晚餐也就15,吃的相当不错,比卡尔加里赌场里最好的buffet强不少,便宜好几倍。Palms对面是黄金海岸,里面的buffet被老李称作猪食的,10块钱,大食堂的味儿。虽然猪食,我仍然去过好多次,老李自己也没少去。推荐黄金海岸里的ping pang pong,下午茶,点菜都不错。

黄金海岸里面的保龄球,两三块一局,凌晨好像一块钱,打牌烦了打两局放松一下也挺好。

去这两家赌场吃饭是不必开车去的,strip上有免费的班车,很方便,闲的没事走着去也不远,真正需要开车的是去Chinatown。Vegas的Chinatown规模很大,垮了几个街区,味道不错的餐馆很多,湖南菜,川菜,广东菜应有尽有。再远一点, 还有两家不错的,一家正宗的陕西餐馆叫陕西名吃,还一家叫妈妈家,川菜。还有一家不在Chinatown附近,在拉大附近,马里兰路边,很不起眼,一个中国留学生开的,味道超赞,叫做久顾,店里服务生也都是在校学生,感觉很舒服。

最后一次的拉斯维加斯之行更是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老朱和老霍,还见到了智游城里的好几个兄弟,他们大多还在Vegas打拼着。这里面有多伦多过来的老李,还有老万和潜水员,他们两个都在澳门打过挺长时间。

这里顺便提一下过海关,由于每次都要带差不多10000块钱现金,过海关就比较麻烦,超过5000要填表留底,警察甚至一张张数,连一块的零钱都不放过。除了数钱还问一堆问题,带这么多钱干嘛呀,住哪里,打算待多久呀等等。虽是例行公事,可是每次都问,很烦。
回加拿大还要再过一次关。

还值得一提的是购物,全世界最大的10家酒店,9家在拉斯维加斯strip上,这里除了吃住喝酒赌钱,更是集中了世界最牛逼的名品,有钱人的购物天堂,这些跟咱关系不大。几家
Outlet是穷人的好去处,基本也是名品,像coach,Michael Kors之类,各种品牌的护肤品都很便宜。我对别的东西不了解,买了两件Ralph Lauren的衬衣,只要30多,价钱是正价的1/3。

离开了strip,东西价钱都很公道,每每去超市买一次东西,我这加拿大老农都一阵阵窃喜。

Vegas的气候确实不完美,不过除了这点我还是很喜欢的,这里也有湖边大house,Michael Jackson的豪宅就是其中的一栋,前两年贱卖了300万,好像是一个中国买家。

离最后一次拉斯维加斯之行快一年了,Vegas干也好热也好,这个被称作sin city的地方,她依然是我的梦想,不知道会不会很快回到我魂牵梦绕的拉斯维加斯。




扑士之路9-新深筹码的诞生

最后这一次在拉的两个月,我打2-5无限赢了8000,5-10无限输了8000,总战绩为0,可这一次收获还是非常大。直接的产物就是新深筹码的框架在大脑中形成。

回加拿大之前的几天,我疯狂地把这些灵感,录音在iphone的语音备忘录里。当时如醉如痴,每天走路都对着电话讲话。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早晨,在永利打完牌已经累得不省人事。可脑子不停地蹦出来如何追别人,如何计算价钱回报比等,灵感滚滚而来。当时开车开到一个牛肉粉店前,此店在Rio附近,名曰小西贡。我不急着进去吃饭,而是顶着烈日对着电话说了半小时。那半小时录音,就是后来新深筹码的主体。

从第一次去拉斯维加斯开始,就有这样的体会。桌子上总是有很多对手,让你觉得很鱼。他们起手很松,最后亮出78,67之类的垃圾牌赢掉别人。于是,下一次想如同收拾鱼一样去收拾他们,可总无法得手。总觉得自己运气不如他们好。后来我得出结论,拉斯维加斯庙高妖风大,外地人去了,运气会出奇地差,也没往理性上做深入分析。

每次从拉回来,都会和霍驴交流一下拉的情况。每次我都说,拉真的不错,可惜自己运气太差。霍驴说,这个不大可能,加一起也好几个月时间了,这好几个月你运气都差,你咋那么特殊呢。他说,其实就是对手打得好,遭遇打得好的对手,总是让自己感觉运气很差。因为你的对手是好手的话,他懂得选择他自己运气最好的时候和你亮开牌,而人家运气不好的时候早就扔牌了,很可能你遭遇强敌了。

有了这些铺垫,最后一次,就是2013年wsop期间,我更仔细地观察对手的打法,有两把牌让我灵机一动,于是,终于想明白了深筹码应该做什么。

原来在智游城曾经写过深筹码是扑克的全部,自己觉得写得不错,但还不是那么突出深筹码。许多理念,是对任何筹码深度都适用的万金油理念。但这一次,我真正想明白了,原来深筹码和浅筹码是那样的不同。深筹码的核心技术原来是浅筹码选手最不屑,认为最鱼的战术,那就是“追”字诀。

下面这把牌,让我脱胎换骨。

在凯撒打2-5,一般我选择500买入,在枪口拿到KK,一般都是open raise到25,后面有人靠。翻牌出来43J彩虹,我下注50,对手靠,转牌再来4,我觉得依然安全,再下注100,手里还余下325,然后加注我干到250,怎么办。
如果直接扔了,这是不是太弱了。如果靠了,还余下125,河牌也不可能扔,不如现在直接全进了。于是硬着头皮全进。对手当然靠,毫无悬念,他手里有45,于是500就被人家拿下了。而且在拉斯维加斯这样的经历特别多,过去每一次我都觉得对手运气好,中了他的垃圾明三条或者垃圾踢脚。他们这种鱼的打法早晚被我收拾。
可这一次,我忽然觉得,对手根本就不是在赌运气,而是明知道我手里是大对,故意去追他的踢脚或明三。转牌到了,就把我全拿下,转不到,花50元。

于是,我用自己那有限的数学知识大概算了一下,结果让我毛骨悚然。他有5活路,转牌有45张未知牌,他有1/9的机会中,他投资50元,只要回报8倍,就是400元,人家就是正EV啊,何况他拿下了我的500块。这么多年我所谓的拉斯维加斯的鱼,原来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打法。
有了这个经历,很自然地就想到,既然5活路能追着合理,那4活路的坚果夹顺子兆,甚至任何垃圾牌,只要足够清楚对手的牌,都可以追着合理。

这一下子让我到了扑克的一个新世界。

我们传统的观念都认为,无论何时何地何情况,只要追踢脚,追夹顺,都是鱼的行为。可当筹码深度够了后,这些传统观念被彻底颠覆。

忽然佩服起拉斯维加斯那些所谓的鱼来了。他们这样读懂了我的牌,然后中任何脏两对都把我的KK打全进。最后河牌亮出牌,不但赢了我,还诱敌深入,让我觉得他们是大鱼,下一次再和他们过招,我们依然毫不设防。他们不但是高手,而且是深藏不露的高手。这些人是鱼不假,却是凶猛的鳄鱼,攻击能力超过鲨鱼,还永远躲在暗处,太高了。
鳄鱼被我识破了,下一个目标,就是把自己也变成鳄鱼。

从这一刻起,我的扑克理念全部被摧毁。

当然,过去的浅筹码理论是永远正确的。就是当筹码很浅的时候,除了等大牌等好牌中了就拼命外,没有别的打法。这样,如果有个比自己还紧的浅筹码老岩石,我们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的。无限德州,打浅筹码,基本上没给你发挥的空间,一般在翻牌就结束战斗了。而如果按四条街道分,一手牌至少70%的技术含量在转牌和河牌,而浅筹码只能打翻前和翻牌,就算你已经炉火纯青,不过在玩那30%的技术。

忽然想起自己多年前的一次打2-5经历,那时候基本还是浑浑噩噩的,但有一把河牌让我印象颇深。

我只买了300,在转牌就全进了。最后对手亮出A高,可我是J高。在他亮牌之前我就又后悔又着急,因为我知道,这时候,哪怕自己手里余下150,都可以打走他而拿下这锅,可没钱了,原来没钱了这样被动。

一旦深筹码后,什么千年万年老岩石,照收拾不误。因为他们在深筹码总会犯错误,要么自己的大对被暗三或顺子清了,或者怕一副大对输了全部家当,频繁弃牌而被布拉夫。

后来在霍驴的帮助下,我不但把这些深筹码追和布拉夫的理念定性化,还定量化。定量以后,无需区分深筹码还是浅筹码,根据你现有的有效筹码量,总能给出最佳的打法。如同我们过去说这个人体重很大,现在定量后,直接告诉你,对付200公斤的人和对付157公斤的有何不同。

我从2005年开始打牌,头两年打的有限。到2007年,实在打不下去了,改无限。一进入无限这个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停地看书学习。许多书都非常一致地认为,想成为最高的高手,一定要是布拉夫高手。而靠等好东西,中了去清别人,根本不算英雄好汉。
从那以后,我把布拉夫当做压倒一切的力量。
于是我把这条奉为神明,不停地琢磨自己如何布拉夫别人,也总怀疑别人在布拉夫自己。只是因为我的天性很怕输钱,很不喜欢布拉夫,所以即便逼着自己这样“成为高手”,也没有什么大布拉夫出现。否则,我那种以布拉夫作为打牌核心的理念,不知道让我破产多少次了。。

一旦想明白了深筹码的秘诀是“追”后,终于承认,原来靠中东西赢别人,清别人,也可以成为英雄好汉。
短筹码时候所谓的中东西,一般是翻牌就中的顶对类的成牌,最多是暗三之类。这样中的东西多数不是坚果。而深筹码的所谓中东西,许多时候是追对手,在转牌和河牌把自己追成坚果,再一网打尽。而不中的时候,再来点布拉夫什么的,让对手云里雾里。原来打牌还是可以靠种东西赢的。想明白这点后,顿觉轻松,走了好几年弯路,终于又回归了。而那些试图通过不中任何东西,全通过布拉夫成为扑克赢家,等于痴人说梦啊。

这时候,我得意起来,看来扑克里的道理我明白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资金问题了。

回到加拿大后,我开始买500上桌,专心打1-2无限。
这一次彻底放弃止损的理念,输了就无穷无尽地买下去。我打1-2,最多买到过2200,至少有一半的时间里,要买到1000左右。平时上桌,我都是买700,500红的放桌子上,200绿的口袋里。降落到490,扔上去一个绿的,揣回去3个红的,永远保持桌面500元,一分钟都不能少。

想想刚入道打4-8,输了280,好几天起不来床。到如今,谈笑间就买1000,甚至2200,恍如隔世。

过去我最引以为自豪的是我的纪律,输了转身就跑。而霍驴粗略计算了一下,如果你为了止损,只准备两个买进,同样水平下,将使得你的小时效率下降1倍左右,止损,也是不思进取的表现。当然,不止损,要建立在不担心资金的基础上。

再一次证明,资金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资金充足,你无需止损。

一年过去了,我创造了1-2每小时50元的战绩。单月过万那是家常便饭。开始我觉得我运气好,觉得卡尔加里action好,后来真心发现,是我写完新深筹码后,自己对牌的理解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或者说脱胎换骨的进步。我经常选择那些action不好,但筹码很多的桌子,去和一群老紧手老岩石干,还是照样赢得一塌糊涂。

再和朋友们分享了新深筹码后,自己又取得如此好的战绩,真的非常高兴。

现在再回拉斯维加斯,非常有信心,那些想那个一个烂4就清我KK的鳄鱼们,小心了。

这样,我每次上桌打牌的总体思路,就是,如果我的牌很好很大,自己range比别人好,就尽量让对手多往锅里扔钱。一旦SPR小于3,就小三法伺候。所以小三法真正的技术核心是确定自己的range比对手好。实在太难确定,只寻则AA,KK和AK好了。

而筹码太深,无论如何也无法设计成小三法,自己又拿了又大又好的牌。那也没办法,慢慢打吧。但底线是别拼命。例如,你有效筹码2000,拿AA却只有翻前加注到20的机会,锅底40,根据牌面发展,准备大一小锅吧。如果对手做出拼命的架势,我们还真要放手。

而我们拿了逆袭牌,则专门去招呼深筹码。
我觉得我最牛逼的经历,是全桌人都认为我打得紧。跟短筹码对上,我亮出来都是大牌。可跟深筹码对上了,只要我拿了56,78这类逆袭牌,是一定要跟他们纠缠的。那些深筹码很烦,经常抱怨,怎么我进锅你就进锅。我心理说,就这么设计的。

过去自己的打到深筹码,战术是,尽量躲开另一个深筹码。实在躲不开,控制锅底,或者干脆让给他。
现在打深筹码的战术是,让对手尽量躲开我,实在躲不开,让他们控制锅底,他们控制锅底,我则得寸进尺,让他们因为珍惜自己的劳动果实而频频丢牌。这样,大量的深筹码战斗,我都无需亮牌拿下。

偶尔遇到不懂得扔牌的鱼,成个坚果把对手政法了,比如亮出67,对手生气质问你为何玩这牌,我说有点tilt,大家依然觉得我打得很紧。

2014年世界杯的这段时间里,真的感到非常快乐。我们家到我打牌的主场10分钟左右,大早去打牌,10点开始看世界杯。一边看一边哗哗赢钱,感觉自己好轻松,好自由啊。后来女儿也迷上了看球,我又改在家里看。除了钱,我开始享受不用上班的自由,一切时间都是自己的。
当初不正是这些优点吸引我们走上职业之路吗,今天开始回报。

做职业牌手还是有很多优点吗?

14#
 楼主| 伟大的墙 发表于 2014-7-27 15: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试试能不能盖个大楼,高过城里的几个神贴,包括,跑步成绩,说走就走,哈克
15#
 楼主| 伟大的墙 发表于 2014-7-27 15: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胖 发表于 2014-7-23 21:56
没错,结巴是因为脑子转太快,嘴巴跟不上。通常都是聪明人。

韩乔生是嘴比脑子快的鼻祖
16#
 楼主| 伟大的墙 发表于 2014-7-28 08: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理会
哥昨天被销,输了1400
17#
 楼主| 伟大的墙 发表于 2014-7-29 00: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BZDT2015 发表于 2014-7-28 09:22
下次我输的时候,想起这段话,一定会得到一点安慰的!

昨天打2/5德州又输了700,本月全线崩溃
18#
 楼主| 伟大的墙 发表于 2014-7-29 04: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Howard 发表于 2014-7-29 03:36
以日历月为截至的总结,比按session算强点,但本质都是一样的荒谬。可是偏偏这毫无逻辑的思路却能让人大 ...

最近影响我的还有比月结账更严重的因素。

因为9月份回国,潜意识就特别希望这7,8两月能多赢点。这就等于给自己定了钱的目标了。

而更主要的压力来自于打算从祖国回来后,马上去美国,而且要带至少两万去,目前口袋里只有1万,无形压力更大。

昨天赶紧修改计划。

去美国无限期拖后,直到口袋里攒足了2万,没有时间要求。忽然顿感轻松,以后也可以按部就班打牌了。

19#
 楼主| 伟大的墙 发表于 2014-9-23 08: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amitofo 发表于 2014-9-17 13:06
每次读墙大自传都有新感受,一路走来非常不易,更为可贵的是把自己解剖的很清晰。 ...

阿弥陀佛
20#
 楼主| 伟大的墙 发表于 2014-10-30 16: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的墙 发表于 2014-7-13 11:19
我的扑士之路8 - 梦中的拉斯维加斯

也许,从打牌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有超越养家糊口的理想,虽然一度那么 ...

哥又要杀回去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智游城论坛

GMT+8, 2024-6-5 01:24 , Processed in 0.159229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