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游城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hust_198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些神奇的人类

[复制链接]
1#
flyinglion 发表于 2022-5-18 03: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lyinglion 于 2022-5-18 04:24 编辑

韦神那个新闻被辟谣了。

我们现在的教育,急缺科学史的教育,就是那一个个概念,不告诉学生那是怎么来的。比如这个微积分,不能说没学过,毕竟《高等数学》那本书也看了不少,考试也能过,但是效果就跟没学过是完全一个样的,妹的,我根本不知道那些东西是怎么来的,除了做题可以拿来做什么用。如果说这个玩意,是某某人在研究某某问题的时候碰到某某难题,于是设计了某某办法,定义了某某概念,解决了某某问题——这就清楚多了嘛。

我娃对元素周期表极感兴趣,过一阵就要让我给她读给她讲。头大啊,化学这玩意简直是把有化学以来的所有考试都坑了。化学书上不告诉我那些玩意怎么来的,我就理解不了(物理课本就讲得很清楚)。为了跟娃讲清楚那是怎么回事,我只好从原子的物理构成角度研究了一番,总算是搞明白了。这玩意肯定得讲“强力”的嘛,可是就没哪个化学老师说过这个概念……

----------

自然科学的都还好,至少概念是可以讲得清楚可以用数学的方式来表达的。到社会科学方面就完蛋了,绝大部分都是鸡同鸭讲。不只是普通人之间,学者之间也是,而且还有跨时代的影响。比如我们现在去看几十年前的讨论,很多时候就没办法搞清楚在当时的情境下,某个词究竟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这和现代汉语中大部分社科概念都是从外引入的有关,晚清那些人想用中式的概念,什么“理”、“气”、“性”之类的,得了吧,更糊涂。

一个共识是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启蒙”,该死的是,“启蒙”又是什么意思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智游城论坛

GMT+8, 2024-6-14 15:04 , Processed in 0.041086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