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游城

标题: 一个年轻人的牌手回忆录 [打印本页]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14-8-20 04:47
标题: 一个年轻人的牌手回忆录
本帖最后由 柏木雪狐 于 2014-8-20 08:25 编辑

悉尼时间早上5:49分,因为奇怪的胃痛从梦里醒来但是没法继续睡着,OK I just take what I m given,我向来把这种事情看成是上帝的启示,所以借助这个意料之外的清晨谈谈我的牌手人生吧。

在大学毕业以前,我的人生可称得上是乏善可陈。如果用PUA术语来说,我想自己可以称得上那种标准的AFC拙男,也就是Average Frustrated Chump. 作为普通工薪家庭的独生子,自幼学棋,高中时候曾经入选过国家少年队,但是很快地在两年后意识到职业运动员的道路比较狭窄不能很好地适应外界生活,于是早早退出进军职业的道路努力学习考入北京一所211学校,和其他所有普通学生一样开始了平凡的四年大学生活。

和2005年那届入学的很多同龄人一样,我沉迷在网络游戏魔兽世界里,每天茫然而迷惘地不知道人生未来的方向度过四年时光。直到大学毕业找到工作时,我在游戏里一个很好的朋友Jerhyn, 现实里是墨尔本Crown Casino的VIP Lounge Dealer向我推荐了扑克这款在国外非常流行的游戏。当时对游戏一窍不通的我很自然地首先想到的就是翻墙在youtube上找WSOP视频来看,于是我扑克之旅第一页认识的就是2008年主赛事冠军得主Peter Eastgate.

现在想想,很难有什么形容词去形容当时的震撼。看到这个目光寒冷帅气十足的年轻人站在堆积如山的现金面前完全不喜形于色,而赢得这足以改变人生的奖金途径竟然只是玩扑克牌,仅仅是这样就能被鲜花掌声和荣耀加冕为王,我几乎是立刻就认定了这是全世界最酷的生活方式。我还记得里面其中一个Episode里在拉斯维加斯空旷夜色里静静回响的女生天籁般的旁白,"Somebody gonna win it, right? So why it can't be you, or me? " 一点不错,如果说梦想是年轻人生活动力的全部,那么对于22岁的我而言,那句话就是我内心思考的monologue(独白)。

首先从淘宝网买回老道的原版Super System,继而在人人网(那时候还叫做校内网)的内嵌式博雅平台开始练习,照葫芦画瓢的结果是很快从1万游戏币打到100万。继而转回它的快速9人SNG模式又从100万打到1000万。兴高采烈的我找了个回购处理掉游戏币拿到一千块收入,带着Jerhyn转账的20刀开始扑克之星的最低级别SNG尝试多开,一个月下来打得头昏脑胀神经衰弱睡觉时满脑子都是警报的嘀嘀声,闷在家里宅到满脸大包的结果就是冲到银星之外的180刀。虽然有点可笑,但是在我人数可观的同学甚至还在发愁找不到一份像样工作的时候,我已经隐约知道可以有好几种方式养活自己的,自食其力总是光荣的,哪怕只是最低程度。

在之后又看了Elky的故事后,我很快决定将自己的美服高等级游戏账号卖掉,所得的600美金由Jerhyn协助转到FTP账户来。那就是我当年扑克资金的全部,而第一天就在NLH50上Set T vs KK被River K输掉将近一百刀。Bad Beat的感觉并不好受,但是我很快地降级到NLH25打了回来。

在2009年,FTP上仍然到处充斥着跟注站和完全不Make sense胡乱Bluff的鱼,我在三个月内很快地升级到NLH100,继而在完全不会用数据的情况下以2000刀的BR开始打NLH200。直到这个时候我才开始感觉到一些强有力的抵抗,并且曾经在一个糟糕的session里直接亏掉我一半的资金。我记得非常清楚,在2010年早春的某一天,在宁波出差的我闷在酒店房间里,带着剩下的全部$585上了NL600的牌桌,心里想的是如果这次输光今年就不再打牌安心工作,结果在一个3bet pot里击中两对吃光对手拿到将近$1300的Pot.从那之后的日子我坐在NL200没再回头,账户资金一度打到8000刀。

作为一个天生处女座,我不能肯定自己的性格是大胆还是谨慎保守。通常来讲,在开始尝试新事物的时候我非常地小心翼翼,但是一旦认准了是值得做的事情,常常不计后果不惜代价不撞南墙不回头。无数个夜晚奋战在虚拟牌桌上的代价就是上班时候无数次因为缺乏睡眠疏忽大意被领导训斥,但是作为一个在社会上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我当时在意的的显然不是端茶倒水钻营人脉以求晋升,在那时候依然青涩的我眼里,我只看得到自己依稀可见的扑克之路和那8000刀。









作者: richardsyj    时间: 2014-8-20 05:27
写的不错,也很厉害。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14-8-20 05:32
本帖最后由 柏木雪狐 于 2014-8-20 07:30 编辑

如果第一次我的澳门之旅能够大获全胜,那么现在的我究竟会在哪里?我不知道,因为我输了,而且损失惨重。

如果你现在使用Google搜索<激战澳门:勇者之心>,你会很容易地找到一篇刊载在某扑克论坛上的小说体文章。尽管故事经过了略微的艺术加工(比方说那一位倾国倾城的女牌手实际上坐在邻桌),但是情节却是真实的:23岁的我在一手近似Cooler的牌里输掉HKD$12900。如同Phil Galfond在他的回忆录里反复提到他在$50/100单挑里持有KQ输给river的3 outs和他当时几乎全部的扑克资金一样,我至今不愿意过多提及那手噩梦般的5h9h. 那一次住在葡京的五天四夜,我带去的两万港币输到只有两千多,这就是我第一次“海外求学"的悲惨结果。返程的澳门航空上,夜色的轰鸣里我躺在空空荡荡的整排座椅上,难过得忍不住潸然泪下。

如果第一次的求学之旅单锅记录不是-12900而是+12900,如果我的20k没有变成2k而是42k, 或者说那一趟能有什么神奇的艳遇或者巫山云雨,依照我当时的性格几乎一定会马上辞掉工作搬到珠海以职业打牌为生,而且绝不会听从任何人的劝告一意孤行。以我那仅仅23岁极为有限的人生阅历,后果恐怕绝对不会太好。幸运或者不幸,现实的残忍总会强迫一个年轻人尽快成长。从澳门回来后,我又回到了网络NLH100老老实实边工作边积累资金。

2011年的春节我没有在家里过,对于整个年度都颇为繁忙的工作来说,那期间的放松是我唯一能够远赴重洋的机会,我拿出全部的5天假期拼凑周末和节日凑成一个将近两周的假日,花费13k人民币定购了昂贵的往返机票去往墨尔本拜访Jerhyn, 在他郊区的别墅里受到了热情的款待并且每天往返于Crown上下班。整个旅程让以前从没出过国的我眼界大开,澳洲的一切都让我心生向往。正值Aussie Million期间,这一次我在现金桌表现得不错。然而遗憾的是,我在首次海外买入的AUD$550比赛中痛失好局,与钱圈擦肩而过。我在BvB中用TT抓住了对方A9的4-bet shove, 但是很快地自己在另一个BvB中输掉一个coinflip, 最后一手我还有20bb在MP接了EP5BB的shove,LP Chip Leader直接全进,我满脑子都是他的Stack Bully, 年轻人的血气方刚主导了思绪的全部,我hero call,对方AA,Game Over。

尽快这11天的旅程令我赏心悦目,但是那趟返程的国航我坐得并不好。一个人孤单地在傍晚国际候机楼遍布的外国人中等飞机不是件愉快的事情,而这次澳洲扑克之旅并没有让我把机票和其他旅游开销赚回来。整趟飞机上我想的都是Sunday 550上第一名奖金的那个”天文“数字,那一红一黑的两张JJ。那宁静的房间,清晨的鸟鸣,苍翠的绿树,清澈的大海与蓝天,美丽的别墅,皇冠的灯光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而载着我渐行渐远的飞机却返向另外一种生活,繁忙琐碎一年只有五天假期的生活。








作者: 咒怨    时间: 2014-8-20 06:00
精彩的人生!激情澎湃!
作者: BZDT2015    时间: 2014-8-20 06: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14-8-20 06:18
本帖最后由 柏木雪狐 于 2014-8-20 06:28 编辑

他们总说”人要是见过好的就吃不了那差的“,well they might be right. 但是从澳洲回来继续工作的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强迫自己忘掉那种曾经体验过的生活,尝试把它当成罗马假日般的虚幻泡影,尽管这段经历仍然没能涉及感情。这整年的大部分时间,我继续老老实实地工作和Grinding FTP NLH100-200, 但是线上游戏明显地没有以前好打了,赚钱变得难了许多尽管我学会了使用HUD。2011年我过得并不好就像是一个刚刚见识过大城市的孩子又被丢回乡村,繁忙琐碎的工作和线上逐渐开始变得剧烈的波动和不再完美的曲线让我心力交瘁,感情生活也始终不见起色,直到王爷的豪胆之星俱乐部开张的那一天。

豪胆早期用的是英文名的Hold'em Star Restaurant, 中文名是后加的,来到这里的第一次就让我感到了浓烈的扑克文化,装饰得体优雅整合成一个颇具品位的酒吧,对于已经开始向往着漂泊生活的我来说内心已经暗暗地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家。第一次工作日夜晚晚的200+R MTT就没Rebuy没Addon直接Takedown而且单挑赢了俱乐部小有名气的老余,后来几个月后因为工作关系意外地给王爷介绍了一单ESPN的生意,作为感谢得到了十张票的赞助,某个周末的Sunday 1k Deepstack又分列冠亚军(当然我是那个第二名),从此我们成了朋友。

以我那时候的水平,碾压一般的home game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我不会打Rebuy的比赛。早先的阅历说不上是毫无帮助,我翻墙在Facebook上联系我在澳门打牌时候认识的台湾教练,同样也是年轻人因为聊星际争霸而投缘的Eric Sun, 他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美籍ABC。我付了一笔性价比颇高的学费,在TeamSpeaker和Skype上听了一个月的Session. 他的悉心指导一点也不比2+2的任何教练差,对于Cash Game和MTT的区别与打法有了更好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他告诉我打国内这种普遍流行的Rebuy式俱乐部赛重要技巧:BR要准备充足,要么不上场,上场就要最大买入,而且一定要Add-on.

得益于我还没有扔掉的英语能力,吸收原汁原味的扑克技巧加上每次Session结束后Eric精心的Hand Review指导使得我的技术突飞猛进。毫不客气地说,在2011-12年扑克俱乐部逐渐开始遍地开花的时候,我完全碾压了200+R / 400+R这个俱乐部式MTT赛制,家里的苹果奖品简直多得成灾。我的最高纪录是一周之内缴获两台Macbook air, 四台Iphone 4s和三台Ipad。 除去送给父母的各式大中小Tablets, 其他大部分便宜出售给了同学同事和朋友。在那没有感情生活的两年多时间里,我就像是一只昼伏夜出的猎鹰,夜不归宿地奔波在北京各式霓虹灯下的黑暗中。

作者: maomaobiao    时间: 2014-8-20 06:52
文笔不错,经历再写细点也无妨。

又一个正能量出现本版!!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14-8-20 07:16
本帖最后由 柏木雪狐 于 2014-8-23 07:38 编辑

2012年下半年开始,北京的德州俱乐部环境变得越来越差,先是高调宣传的Winbow势头被强压,然后是X-BAR私开现金上百人被抓,之后朝阳区Police发布了红头文件公告将扑克定性为Illegal Gamble Action,工作已经有几年的我非常清楚这些红头文件的严肃性,想要光明正大地以职业牌手的身份在大陆生存已经变得越来越不现实。我连续低价处理掉好几张海南扑克大赛的套票全力套现,默默地等待着破茧成蝶的那一天。

我谨慎的习惯使得自己几乎从不卷入与陌生人的现金私局,这使得我避免了许多麻烦。作为曾经的棋类半职业运动员,我也很清楚如何自律。我在豪胆的5K High-Roller Event上认识了林哥(Yang Jian),在Pro Club认识了思思(Juicy),在Pokerface Club认识了蔡焱(Jeff)还有许多其他朋友,他们都在交流中给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朝阳高压之后,王爷的俱乐部长期关张无法营业,我逐渐将视野转移到海淀区的几家较有背景的俱乐部又陆陆续续拿过一些各式各样的Value Item。2012年下半年抽出在深圳和广州出差间隙又去过几次澳门,虽然级别不大打的只有25/50,但是水平的提升已经扎扎实实体现在盈利上。

2013年春节之后,我坚持四年的工作到了至关重要的抉择关头。一方面内部阶级矛盾日益深化,一方面熟识的中介要担保我做技术移民美国,另一方面大学相当要好的同学朋友已经双双在澳洲完成学业定居,外汇投资又赶上澳元暴跌的绝好机会。整整二月份一个月我都在面临艰难的考验,这时候城里的Rich朱老大又给我提供了莫大的帮助,在我无意发帖咨询EB-5签证问题后,丝毫没有介意我是个无名晚辈,亲笔向我写了长篇的私信向我阐述了先例和美国生活的利弊,最终促使我下定决心放弃中介夸下海口的美国移民之路,揣着澳元投资的外汇可观盈利辞职远赴澳洲投奔亲密的同班同学。

一眨眼过去,时光如同白驹过隙,我已经在悉尼度过一年半的时间了,当初的职场人如今又回归学生身份,只不过是我自己都从来没想过的世界300强名校研究生。我曾经的家园,王爷的俱乐部已经人去楼空,思思成了大名鼎鼎的职业选手,林哥威名远扬称霸澳门荣登APOY2013榜首,蔡焱也摇身一变成了联众名人堂的大师级人物。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有赢必有输,这样一个负和游戏几年下来家破人亡的落魄故事时有耳闻,时有目睹,而如今自己虽然依旧还是”学生“,却再也不曾内心单纯,满脸稚嫩。

回顾这些年的扑克之旅,实在可称痛并快乐着,我把SUV留给了哥哥,2014年带父母环澳洲旅行,在凯恩斯的现金局里一晚上又报销了全部旅行支出,父母也很高兴,我们有了一次愉快的大堡礁之旅。我久已干涸的爱情也在悉尼的美丽风景里开始续写浪漫篇章,更重要的是我意识到扑克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有动力继续提升英语,空闲的时候有事情做,有牌桌上的实力可以得到外国人的尊敬(这对海外华人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继续镀金提高我的学历,同时扑克拓展了我的性格使得我在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继续交到新朋友,体验新生活。

我不是一个职业牌手,虽然出道之时曾经艳羡过那堆积如山的钞票,事实上我这些年也从没想过某年要去拉斯维加斯,夺得金手镯。名气的事情,谁在乎呢?也许是别人,但不是我。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嬉笑怒骂悲欢离合,我专注于现在的这种生活。最近学业很忙,课程很多,但是还是设法在扑克之星上拿到了ANZPT的主赛事门票,8月29日我会去墨尔本穿着扑克之星战衣参加比赛,结果谁知道呢?最大的可能性无非就是我第一天就出局了,那也没关系,反正朋友会开车从Crown把我接回去住在他在郊区宽敞的家里,晚上一起打打游戏,我的那台Alienware还放在他家里呢。我根本不在乎打小局,As I mentioned not being professional, I only focus on the most soft table to take a shot.

未来的事情,谁说的好呢?不过我们都尽量向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做,that's fairly enough。

我会的,我们可以打赌,这句话Phil Ivey也曾这么说。

<全文完>

[attach]4148[/attach]



作者: maomaobiao    时间: 2014-8-20 07:41
本帖最后由 maomaobiao 于 2014-8-20 09:44 编辑

啥时候来Brisbane看我吧,哈哈哈

lz的扑克十年,大概是我在澳洲的十年。

这么看来,扑克上lz还是我的前辈呢。SC2有玩么?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14-8-20 07:54
我没十年啊,你看我才27,大学毕业开始打牌大概五年吧,要说星际那就早了,应该是初一玩的。

SC2有在玩,不过纯粹打酱油打打3V3什么的,现在还不到40,ID是Durrrr 笑
作者: MrGoodwinOrz    时间: 2014-8-20 08:13
赞,很好看,很受益。
作者: muyir    时间: 2014-8-20 08:52
本帖最后由 muyir 于 2014-8-20 19:01 编辑

赞一个,LZ虽然年轻,也是经历了国内扑克的风风雨雨,对扑克的认识非常深刻。
作者: richardsyj    时间: 2014-8-20 09:16
柏木雪狐 发表于 2014-8-20 07:54
我没十年啊,你看我才27,大学毕业开始打牌大概五年吧,要说星际那就早了,应该是初一玩的。

SC2有在玩, ...

27岁就开始写回忆录了,楼主很强大,把生活和poker处理的很完美。
作者: 女侠请留步    时间: 2014-8-20 13:12
heytony来看看吧,英语、poker、能顺利融入当地文化及圈子,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逃离
作者: kaiqiang    时间: 2014-8-20 16:19
屌炸天
作者: gulugulubing    时间: 2014-8-20 22:31
写得很有文笔,很佩服LZ,
作者: holysss    时间: 2014-8-20 23:46
很和谐的生活态度,请原谅我能想到的就是和谐这个词~

我也有玩SC2,不过除了自由之翼打过一阵子国服天梯,黄金组以后,就只打打人机和RPG塔防了。
Dota2才是主攻~
作者: youngtercel    时间: 2014-8-21 02:00
本帖最后由 youngtercel 于 2014-8-21 02:12 编辑

不太了解,直觉上LZ的资金主要还是来自外汇投资等,当然poker上的成绩也应该有所斩获

但文中可能似乎渲染扑克多了些


早期一手输掉1万过港币,现在看也许不值一提,但这也是扑克玩家成长途中的必经之路,

早期我也曾对1/2$ 上一手QQ vs AQ Pre shove 被river A 输了1000$ 多的pot耿耿于怀


感觉LZ在扑克与生活间保持了平衡,这一点是值得称赞的




作者: MichaelCAOHM    时间: 2014-8-21 16:01
觉得楼主的这种对扑克的态度很值得我学习,有兴趣能力但不强求,成功往往就会降临在你这样人的身上,说不定8月底的ANZPT就会有所斩获
作者: liuchen    时间: 2014-8-21 22:04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豪胆之星俱乐部里没有客人,楼主自己晃到二楼想打牌。结果发现没客人也有点失望。

我拿出筹码说,要不咱俩HU几局让你过过瘾,免费。

你很开心的在我对面坐下来,红色的面包服挤在椅子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很刺耳。


几手牌之后,我知道我会输给你。

因为我是无心恋战只是为了满足客人尽量别失望,

而你则是很认真的在跟我打,很用心思,而且一定要赢,对胜利的渴望甚至有点好斗。

最后,你赢了。

满意的走了,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你。



作者: fastfast    时间: 2014-8-21 22: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aoran21000    时间: 2014-9-3 13:41
和雪狐兄应该在不同场合都见过,只是没有说过话。有机会见面好好交流下,我觉得你的心态是我最需要学习的。
作者: xiaoyuer    时间: 2017-4-4 23:15
文章好真实 学习中。。。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17-4-5 00:32
谁顶上来的……好几年了都
作者: emac05    时间: 2017-4-5 18:02
不顶上来.新人哪里有机会欣赏到这么好滴文章。顶楼主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17-9-7 06:49
本帖最后由 柏木雪狐 于 2017-9-7 06:53 编辑

My apologize for have to update my recent status in English, cuz the thing i gotta say is kinda of shame or inconventient to write it down in Mandar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3 AM,Mariortt.

I can hardly believe three years had been elapsed that much quick, as I already back to China for like two years and continue to work at the place I used to stay, get tripled month salary than before as simultaneous interpreter.

Back on track, got cars and mansion right under my name, plus affluent poker bankroll, looks like the god didn’t lose faith on me.

But the burden is always there for me to carry, with my long-last self-ego. That’s why people always think I m that kind of person who rarely smile and hard to deal with.

A high-functioning sociopath who made millions by playing online poker.

I m not gonna lie to myself. I got things that many people feel jealous about, but I also couldn’t get things done while other ordinary feel so easy to
deal with. Have no intention to compare myself with the great Stu Unger, but always got problems of dealing normal social affairs.

Most of my poker content and deep thought came from the great Phil Galfond, but the nerdy type early before. He got married and must have been in gym for quite long (or others tell him to do so), as he looked much thinner and smarter than before, but his graph also no longer perfect and experienced huge downswings as every high stake pro did.

Looks pretty standard that we can all be “abnormal” for only a very short period of time. Temporarily but spectacular.

As Doug Polk in 2007, I also did have very hard and struggle time back to the middle of 2015, couldn’t drag myself out of the mind mud and even seek help psychologist. Fortunately enough, I decided to drop off the hopeless study career and back to the field that I m very good at, the mental games. Catching up the exact right time where poker app just booming in China, I was like “BOOM” and got a life again.

I m also not gonna lie that this is very easy path that everyone can follow. No, it’s definitely not and need quite a bit of luck.
When I tanking so long back to Oct.2014 and ultimately decided to leverage myself to get into an contract of buying a mansion is Sydney, I got absolutely no idea if that’s a “genius hero call” or fxxxing stupid as hell. The only thing I concern at that time, is buying property seemingly safer comparing to get into an uncertain marriage, cuz people could change easily but property and contract won’t. Girls can be tender as well as capricious.

But now I got things and people that I know worth fighting for.

It looks like i m that kind of guy who always living in the past of in the future, and never got a moment called “now” to enjoy with. I keep thinking back and forth, it drives my crazy. Not long later the contracted almost dragged me into the abyss and drained all of my life energy. On the middle of year 2015, the stock market is booming while i missed opportunity to double or triple my family wealth, only got a pathetic 35% annual revenue before fully retreated like a scared bird, and had to look my buddy using leverage to make millions. I busted my pokerstars account due to some insane bad luck and tilt afterwards, and schoolwork is not as easy as i thought - couldn’t pass the very last subject regardless of how much time i spent in the lab. And more critically, i really find myself was in big trouble if couldn’t find the house mortgage before the deadline - which is impossible for a ‘student’ with no legal income status.

And all those difficulties were solved miraculously when i looked back in retrospect three years later. I m very OK now.

I listed those tough spot of myself not for complaining, but sharing purpose. I think everyone - regardless of how hard we tried to learn from other people’s fail stories - just inevitably meet some difficulties on certain spot of life. I know it’s very hard to deal with - but just never lose faith, and believe you couldn’t be destroyed by anyone but yourself. I passed through that long seemingly hopeless tunnel and made it through. I did it, so you would as well.

Am I regret of everything I’ve been done before? NO. Don’t do useless things.

The moment I sitting down here in Marriott typing this article, my sight could still see the kid 9 years ago, who just graduated from uni and got a pathetic $400 bucks salary, grinding on microstake after longtime tough work and dreaming one day he could possibly be the next young Phil Ivey.  

Doug Polk did it, I did it, you could do the same thing as well.

Just don’t give it up.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17-9-11 15:50
Actually i got no idea how much money i did make in the last one and half year online, approximately 1.9mil subtotal (rake included) but recently down around 80k and was on break now.

Anyway good to change from year 2009, an absolute office newbie who got no bankroll at all with¥3900 monthly payment, to one who got 2 luxurious cars Cadillac + Telsa, living in Mariott, plus a pretty nice house in Sydney central. Additionally, got plenty of great experience and focusing on animation work now.

Thank you poker, for everything, pain and joy that you granted me.

My horizon is broadened and my life is fulfilled, thank you.


作者: AKQJT9021    时间: 2017-10-23 20:16
本帖最后由 AKQJT9021 于 2017-10-23 20:39 编辑

看到这文章很佩服楼主处理扑克和生活的关系,受益。
请教:如果楼主能看到我的回复能否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俱乐部赛重要技巧:BR要准备充足,要么不上场,上场就要最大买入,而且一定要Add-on.”

这是为什么?如果当时是CL,也要这样做吗?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17-10-23 20:42
AKQJT9021 发表于 2017-10-23 20:16
看到这文章很佩服楼主处理扑克和生活的关系,受益。
请教:如果楼主能看到我的回复能否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

是的 筹码就是你的生命

在add-on前不惜代价积累筹码

当然 肯定有人会觉得 能省则省 或者说没必要add-on

对于这个 我也不强求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我这个价值观 是我的美国教练Eric在2010年教给我的

他说 别人是来玩的

你是来拿冠军的

作者: AKQJT9021    时间: 2017-10-24 16:01
柏木雪狐 发表于 2017-10-23 20:42
是的 筹码就是你的生命

在add-on前不惜代价积累筹码

谢谢楼主的回复。在你回答之前我也想了一下,觉的是该买。因为大家或者大部分人都买,我不买就在无形中损失了一些盲注,所以不论我的筹码量是什么情况,都应该买。
另外,昨天晚上九点左右在PSNL10ZOOM,看到一位和楼主一样图像的人在玩,国籍是加拿大,不知道是不是你本人。想打个招呼,无奈是ZOOM,分分钟就拆桌了。

我是有一肚子关于ZOOM的问题想找人请教,不知道楼主是否有空?

反正先问一个,我一直喜欢打PS的ZOOM的六人桌,最高打到NL100,算个娱乐玩家。

我的波动太大,有时一个S能打到七八个买入的波动,就是赢五个然后输五个,大概是这样。我知道肯定是技术上有很大的漏洞,不知道楼主有什么能指教

的地方?

谢谢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17-10-24 16:11
AKQJT9021 发表于 2017-10-24 16:01
谢谢楼主的回复。在你回答之前我也想了一下,觉的是该买。因为大家或者大部分人都买,我不买就在无形中损 ...

我建议不要打Zoom

现在Zoom上十个人就九个都是职业的

赚不到什么钱

当然练技术是可以的

作者: AKQJT9021    时间: 2017-10-24 21:57
柏木雪狐 发表于 2017-10-24 16:11
我建议不要打Zoom

现在Zoom上十个人就九个都是职业的

我也是这样觉得的,谢谢。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18-1-18 21:40
本帖最后由 柏木雪狐 于 2018-1-18 22:14 编辑

今天有点意思的事情是,我本来在看完Slayer_Boxer的早期视频和现在作为“职业扑克选手”而存在的事实之后正要离开我自己的办公室,但是突然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让我停住了脚步。我徒劳地思索了很久接下来是应该往回走还是待在办公室里,最终还是决定花五十三块钱点一份特大份的吉野家,算作对今天牌桌上辛勤工作的奖赏,以及带着我对智游城的责任,在周四的晚上更新一下近况。

真的,时光如同白驹过隙。突然之间,我感觉到从25岁决意一试职业道路,到现在30岁重新回归正轨,这五年间我过得宛如做梦一样。

是真真切切经历过普通人究其一生的全部,既上过天堂,也坠入过地狱。

有些事情是我想要重新经历一次的,也有些事情是我再也不想经历的。但幸与不幸,这些概率学的东西都会始终伴随着你的一生,就好比买彩票的时候人人相信自己会是那个亿万分之一的幸运儿,却从没人想飞机坠落的概率或许更高。无论是得到还是失去,无论是心甘还是不情愿,这些经历总归伴随着你一路不回头地走下去。

我有时候经常在想如果我21岁的时候没学会打牌,人生会是什么样子的。大学刚毕业找到还算稳定的工作,因为打牌和玩魔兽,作为半个死宅经常被领导训斥,最可能的结果是现在仍然是个小职员,或者是个副科级干部,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在混得也不能算好的唯唯诺诺的上司面前看到自己三十年后的影子。工资不算高,吃得饱也饿不死,而应该是已经娶了一个马马虎虎还看得过去的媳妇。厚着脸皮朝父母要了房子的首付,当然也掏空了绝大部分的家底,每月七八成的工资用来还贷,也做三十年的房奴,不知道有没有当爹,但夫妻感情应该不会太好,还要终日寻思怎么样能够讨老婆的欢心,才能在今天多过上一两次恩赐的性生活。

这也许就是另一个平行世界的我吧。

————————————————————————————————————

现在的我是什么样子的?扑克改变了我的人生吗?

仍然没结婚,开上了特斯拉,工资比以前高了基本上三倍,同时养成了很多昂贵和奢侈的爱好,在扑克圈小有名字,但竭力维持着低调。

别的不说,不睡在五星级酒店的床上,是绝对睡不着觉的。

公司领导对我很好,大概是之前老师的原因,让他们相信我是“朋友”,而不是“敌人”或者“混口饭吃的”。

但我内心也是时常感到焦虑,不为别的,总会隐隐担心现在拥有的一切某一天会以一种未知的方式失去。

我觉得扑克确实帮助了我,从多种程度上,虽然不见得全是好的。

但是,毕竟作为一个不甘平凡的我,有志于成为一个业余作家的我,一直想要去体会“世界有多大”的我,我经历了全部。

谢谢你,扑克。

因为有你,才能让我写下这么多的文字与故事,才能让我绘画出记忆银河里那样历历在目的作品。

谢谢你。

我现在在原来的单位,做和扑克有关的事情。我现在每天见到的人,既有我十年前都认识的,也有我在澳洲认识并且回国发展的密友,我甚至还帮助他们一起合作新项目。我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工作与扑克、生活间的平衡,尽量不让任何一方fall back.
2018年无疑又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年。

平平安安把今年度过,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已经远远没有以前那样狂热地热爱打牌了,自从圈出现之后,我打现场的时间差不多比以往少了99%,当然也再也不指望在现场局交什么朋友了。



作者: 葫芦    时间: 2018-2-28 11:28
忽然看见Slayer_Boxer这个古老而神奇,仿佛充满魔力的名字,恍惚中时光忽的一下把我拉回到十几年前,那时还是一个刚接触StarCraft的少年,整天抱着rep看个不停,眼前浮现一个个远古时候出现名字: Slayer_Boxer Grrr  Intotherain nada  yellow..... 太久远了,这些记忆几乎都已经忘怀。再回首,时光一晃就三十年,我们早已变了容颜。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21-2-15 19:07
标题:
本帖最后由 柏木雪狐 于 2021-2-15 19:33 编辑

距离上次更新已经有三年了,距离我开这个帖子有六点半了。也许等到下次我再更新的时候,又要三年后了。
为了回报智游城,今天回复12年前的我自己,一个被问烂了的问题:扑克应不应该打职业?

我很想现在就回答一句,别扯几把蛋了;但是本着一个严谨的态度,我还是会问咨询者年龄多大,学牌以及生活在国内还是国外,学历怎么样,收入怎么样,发展前景怎么样,对扑克的知识以及扑克圈的八卦传闻奇闻异事了解多少,然后再对99%的咨询者说,别扯几把蛋了
如果你长得又帅,年纪又轻,家里又有钱,脑瓜又聪明,学历又高,人脉又广,还有海外生活背景,那你当然可以打职业;不过问题来了,有这条件你根本就是为所欲为啊,那还在跟扑克较什么劲啊?

常识告诉我们,一个成功个例不能代表群体,谁会觉得自己是下一个马云?下一个马斯克?那么哪儿来的自信自己是下一个Dwan,Ivey,而且你怎么知道那些奉若圭臬的高筹码扑克明星,现在是不是都破产了?

我确实认识那么一些职业打牌,有成绩又活得相当滋润的,比如Raymond Wu, Kitty Kuo, Randy Lew, 等等等等一堆,问题是首先别人都不在大陆(政策风险你懂的),另外人家家里有矿,玩牌一开始只是消遣爱好,打不打牌,输不输赢都有钱的很。赢了几百万的我也认识一些,有几个还是朋友,但这些人普遍低调,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事实也确实如此,几百万也就在扑克圈当个钱,不信你去结交些炒币圈、炒房圈的朋友,那起起落落大输大赢的故事可比扑克圈多多了。炒币输赢几千万的我们都见过,早就见怪不怪了,金钱一旦变成数字,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扑克不是鲤鱼跃龙门、麻雀变凤凰的游戏,金钱游戏的最后结局是,胜者为王,赢家通吃。


打牌第十年了,翻了翻前文中我提到的那几个国内我也曾一度奉为圭臬的名字,真有够讽刺,林哥进去了(现在出来了),思思进去了(这几年是出不来了),Jeff进去了(现在出来了),田总进去了(快出来了),NICKY进去了(现在出来了),小米进去了(出不来了),加勒比海进去了(没几年是出不来了),太多我认识不认识的国内选手都进去了

扑克是个社交和讲故事的好游戏,至于职业嘛……





作者: longxia    时间: 2021-2-16 16:23
楼主能展开说说吗?小米干了啥,怎么就出不来了,好吓人。
作者: Aceblocker    时间: 2021-2-22 09:18
好貼要頂,當年第一次看這貼子時我連號都沒注册。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21-2-23 21:21
本帖最后由 柏木雪狐 于 2021-2-23 21:25 编辑

我上大学的时候,特别沉迷魔兽世界。一是实在好玩,二是相信技术。练操作,练走位,练41码丢手雷,练甩冰锥,练各种高难度操作,一直练到pk视频出了好几部,练到pk公认是服务器前5的法师,练到NGA法师区副版主。代价就是,高数挂了两次,毕业时候还经历了一次补考。这些,魔兽世界当然不给你报销。它只负责在你玩的时候给你提供快乐。

跟现在沉迷英雄联盟的小孩挺像的,我估计但凡打的稍微好点的,看着如今LPL LCK红得发紫的选手,动不动收入几百上千万,还有女粉丝投怀送抱,总觉得未来有一个位置是自己的。嘿,结果也是会一个样,屌丝还是屌丝,挂科还是挂科,听说专门开办的"电竞选手劝退营“生意是越来越好了。

扑克选手同理。当然了,前提还是你能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研究技术打牌,不然还有被做局被赖账进局子等等等等的额外风险。

打击十年前的自己这事儿没意思。事实上,越是屌丝飞黄腾达的心就越强烈,越是高富帅无非是到处玩票,玩什么都是玩反倒没有那么强烈的好胜心。

我们拿股市再举个例子。比如某个人想职业炒股,ok,本金很重要,市场也很重要。如果起始资金20万,不是说不能专职炒股,只不过存活率很低,生活质量堪忧,还要看市场脸色,牛市是老天爷赏脸多给饭吃,牛皮市是挣扎求生,万一熊起来被吃的渣都不剩。但如果你起始资金有1000万,某一天你不想上班了,想专职炒股,没人管得了你,你想把自己作死都没那么容易。就是个弱智,往理财或者支付宝里一扔,5%还有50万收益呢,已经强过月入3w的IT精英了,更别说年化20-30%的波段高手了,运气好再赶上个牛市,嘿,整个世界都是你的

扑克选手同理。两次poker boom, 一次是03年前后的国际市场,一次是15年前后的国内市场,都过去了。赶上的已经吃饱了,没赶上的也不会再来了。

——————————————————————————————————————————————————————

扑克说完了,再说说现在的魔兽世界。

也没花多少钱,两三万人民币最多了。路上还是能碰到挑衅的敌人。亡灵法,勇士套,铁皮手雷,左右横跳,但凡玩过的都知道我在说什么。

气定炎爆,下马就一炮。

只一炮,对面就倒了。

“哪儿来的傻逼,蹦跶得跟猴子似的 ” 叨叨着又上了马,赶着去副本的路。

躺在地上的,既是一个笃定技术苦练操作的灵魂,也只不过是另一个十年前的自己。

故事讲完了。如果觉得不错,给个赞吧。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1-2-24 01:09
柏木雪狐 发表于 2021-2-15 19:07
距离上次更新已经有三年了,距离我开这个帖子有六点半了。也许等到下次我再更新的时候,又要三年后了。
为 ...

哈哈。某某刚出来就开始找局。

作者: hulu    时间: 2021-3-11 17:36
绍刚?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21-3-24 15:28
本帖最后由 柏木雪狐 于 2021-3-24 15:54 编辑

我并不想狠狠打击有志于打职业的年轻人。如果十年后的我坐在对面,谆谆教导十年前对当时工作不满,可以说是体制内最底层办事员,指望通过打牌改变人生的自己,说这条路很艰难,想必就会跟告诉6岁孩子说,这世界上既没有童话,也没有圣诞老人和上帝一样残忍。

当然,也不是说我现在混的不如意了跑来发泄,事实上我过的相当不错,未来可能会更好。但我只是个例,不是每个人都有我的英语水平,国外无障碍交流环境,和一堆乐意跟你交流的海外pro。如果我不负责任地,告诉每100个有志于打职业的小伙子都去试试吧,恐怕有90个最终会大失所望。

我这已经说的非常宽松了,10%,你觉得电竞职业人才有多少?万分之一,这个说法合理吗?但至少打不出来,他们还可以去打工,直播,不至于输到破产,人生履历上一无所有不是?在牌桌上厮杀已经够残忍了,打职业得有什么觉悟,先前k4接盲allin的事情先不讨论,你明知道这一炮锤下去,对方就要破产了,你肯定还是义无反顾得锤不是,你会管锤完了对方脑袋是不是开花了吗?

然后你周围是否有一堆自律又强大的朋友?你要好的哥们输上头去打百家乐了你怎么办?你最要好的兄弟升级打破产了求你借钱你怎么办?这样职业选手司空见惯的问题我一下能问出来100个,年轻人考虑好了吗?要不要答一答看看?

作者: 德州是智力游戏    时间: 2021-3-26 10:22
柏木雪狐 发表于 2021-3-24 15:28
我并不想狠狠打击有志于打职业的年轻人。如果十年后的我坐在对面,谆谆教导十年前对当时工作不满,可以说是 ...

很认真的看了你的帖子内容,讲的都很真实诚恳,很多人会觉得听着不舒服,因为忠言本来就是逆耳嘛。

德州扑克看起来规则就那么几句话,看起来就那么三条街的事情,里面所蕴含的道理,可不是短时间能够领悟的。

德州扑克特别不适合赌博心理严重的人玩,因为你就是别人的提款机,你只会在意allin后的快感,却遗忘被清空筹码的失落。

要想玩好德州扑克,首先心态要好,要有娱乐的心态,把他当做一个智力游戏,一个博弈的游戏,慢慢的你就会悟到其中的法则,但是能悟道成功的,毕竟是少数。多数的人都是陪玩,因为他看不懂我说的话。

如楼主这般天马行空,行云流水的境界,是我等学习的榜样。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22-4-14 12:35
本帖最后由 柏木雪狐 于 2022-4-14 13:29 编辑

又度过了低调慎行的一年,今年是扑克生涯的第13年了。

我的观点和去年相比没有任何变化。非常感谢职业初期,在我不知道poker career去往何方时,校长为我指点了方向,更重要的是,树立了我作为一个正直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决心。

我知道这说法出来,肯定有人要喷我装逼。而事实是,如果你坚持一直做一个正直的人,那些所有认可你的人,也必然是正直的人,你的朋友也将多是正直之士,身正不怕影斜,使你远离各种潜在纠纷。其实在我整个职业生涯里,我一直在努力钻研技术,学习国外最新知识,追寻扑克明星们的生活轨迹,看他们不断做人生+EV决策。我曾经很天真地觉得,会有人在国内也如同LLinusLLove, Phil Galfond, Trueteller, Fish2013这样的技术大神被万人敬仰。

这些年,也真真切切听说了许多扑克圈的脏事烂事下流事龌龊事。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这到底是为什么?

现在我认为,在国外(尤其是赌场合法的国家),扑克是一种合法项目,扑克牌手是一种正当职业;而在国内(赌场不合法的国家),扑克是一种娱乐项目(你可以类比麻将),扑克牌手是一种非常边缘的行业。直白点说,如果有任何人立志在国内把打牌作为职业,ta几乎注定在法律边缘游走。不但如此,ta周围的人,无论是朋友关系还只是利益关系,都注定在法律边缘游走。如果你一直在违法的边缘反复试探,你根本没法做一个正直的人。

在职业生涯后期,说句不装逼的话,我考虑的更多是如何给社会多做贡献,这不但对社会好,对哺育我成长的论坛好,对我自己的价值感也有莫大帮助。

如果你参加一场正常买入的扑克锦标赛,大家都很enjoy这种竞技感,kill-time joy, 我觉得这是件很好的事;如果你在打一个private game一段时间,你是最厉害的那个,拿到max EV,同时一分钱保险不买,全场的¥¥基本都让你赢走了,你明知道所有人都不喜欢你,有些人非常讨厌你,告诉我你真的很have fun, 很enjoy?

竞技+线下+社交,我认为是扑克在金钱以外最好的馈赠。不幸的是,随着疫情严重,这种joy也在慢慢被扼杀。
Let's prey and hope things could get better in future, good luck on table mates.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4-18 17:10
赞楼主的扑克素养、自律、坚持、成就以及人生、社会的价值观。

关于扑克圈的坏人坏事,你没有看到本质,归之于环境的影响,可能跟你的阅读或阅历有关系,缺乏足够的横向比较。你可能没见过憨厚的专门做赌的大哥,也可能没见过黑道的做赌的很公平、讲规则、很仗义,恩怨分明的人,也可能没听说过台湾竹联帮某大哥见到林青霞害羞的。金庸的笑傲江湖等小说就是关于人性探讨的,正派里有岳不群这样的,这跟环境有关系吗?金庸小说不是小说,是社会的反映。人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小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之亦然。那些乱七八糟的根本跟环境没关系,只不过是到这个环境的一种折射罢了。同样,在其他环境同等性质的事一点也不会少。倒是环境的关系没那么明显。不是游走在法律的边沿,而是约束力小了。但是在其他任何行业,哪怕严刑酷法一样乱七八糟。

那么到底为什么,这个没有答案,很多解释都很牵强,就像解释不了有的人为什么那么好一样。一个演员资助某学生一直考到大学,结果骗那个演员,想为什么是想不通的,说白了本来就不怎么样,上大学也没用。人性本恶本善都有。所以有道德法律,教化惩罚之分。农夫与蛇的故事,农夫大概到死也想不通蛇为什么会咬他。

这是一个善恶杂居的世界,一切的制度基于此。至于智与愚,是其次的问题。好人要做的是分别对待之。但好人往往被教育傻了,好坏不分,坏人本来就不吃那一套,还会利用这种教育跟好人玩leveling,bluffing,人无廉耻,百事可为,好人是吃亏的。

现在的社会更复杂,有些为了利益故意在混淆好坏之分。比如我说的这些,肯定觉得我装逼。说白了,有些就是傻逼,改不了,随他们也没必要那么客气。我还发现一个问题,有些打不赢的是德性不行,随时在干扰自己,哈哈,这个更不好理解了,智力好办,多学习就行,可是那德性把自己搞得昏头转向的,就别谈了,不用从扑克着手,从做人着手,做人都没分寸,打扑克这种微妙的东西,他怎么可能分得清呢。所以牌品人品等都有关系。这里也不说打不赢的人品不行,那是另一个问题。很复杂。

有人会说,打扑克你很高尚么,先不要提这么深刻的问题,先不要谈做什么,先看看你怎么做。

我不忌讳谈人品,好像打牌不光彩似的,看怎么比较嘛。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22-4-21 10:42
本帖最后由 柏木雪狐 于 2022-4-21 10:46 编辑

谢谢回复,非常中肯,其实扑克到现在,对我来说更像是爱好,与人喝茶煮酒,乐此不疲。

我在努力地整理我的观点。

其实由我看来,对于这个玩家池里的绝大多数人(保守估计80%)以上,单纯从数学上来讲,如果你不能进步,单纯娱乐,打牌的-ev可能比打blackjack的期望值还低,而且会随着整体玩家池的水平不断快速进步(尤其是现在solver普及的年代)差距越来越大。这是一个高度内卷的行业,输家会不断出局,赢家不努力也会被时代淘汰,之后考验的不仅是技术水平,还有社交能力,软件运算水平,社交情商能力,社交高度水平等等。大家都知道,如果你背过blackjack chart, 那么数学上你与house大概是49.5-50.5, 加上送你的coupon,可能达到不输不赢或者期望值小小赚(当然,gamble image在数学上不亏不代表你人生不亏,比如social很-ev,这个今天不做讨论)。但扑克当然不同,赢家不但拿走输家的钱,还明里暗里笑话输家是个菜比,很显然全世界不会有任何一个商家这么经营的,不然早就倒闭了,你见过让顾客越生气(上头)挣钱越多的营生吗?

对于极小一部分人来说,做职业挣钱是一方面,享受竞技刺激以及快感(强运动员人格)是另一方面的incentive,这促使他们不断投入巨额时间精力成本,而就像某些前辈所说的,如果同质量的努力放到其他地方,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生产力。而对于大量休闲玩家来说,这是个跟打麻将差不多的兴趣爱好,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不玩了。我其实并不会反对这样的观点,这跟去娱乐会所消遣,或者给游戏充值一样,都无可厚非。

边缘人之所以为边缘人,边缘行业之所以为边缘行业,自然有它单独的收益,也会有它单独的风险。我们这一代牌手已经成长于相对比较和平安全的扑克环境,如果你对整个扑克文化感兴趣,你可以很轻易地知道老道和Barry Greenstein早年怎样在牌局中目睹旁人被开枪打死、被人持枪指着脑袋,Phil Ivey怎样被抢劫过,Jason Koon等人怎样被骗了钱,当然还有近些年的一些小case,比如Doug Polk怎么样被人潜入酒店房间植入木马在单挑中输了一大笔,芝加哥Joey怎么样被私局平台黑了保证金。国内的事情我就不提了,我只说国外发生过的,这尚且是一个颇为成熟的产业里的九牛一毛而已。

如果只把扑克作为一个盈利工具,我觉得不但难以实现,而且颇为可悲。这些年,由于对扑克文化的热爱,日日观看youtube,语言能力已经从雅思7提高到雅思8,使我相信即便某日退出扑克,也足以支撑我正常工作营生。周边确实也有正面例子,同窗好友是如何打休闲1-2 game逐步做到年收入60w+的销售代表。

我知道在早年扑克平台的包装下,职业选手被展现为多么光鲜亮丽的形象,这也是大批选手入坑的理由。不过如今,我想稍微泼点冷水,作为职业选手,就意味着你要以剥削他人为生。我们说最理想的情况,没有坑蒙拐骗,你和三五十个朋友们全都技术领先于玩家池,even crush the field, 你感觉需要多大的池塘才能养活这么多些人?光鲜亮丽地生活一年、三年、五年十年还是更长?

经济越好的时候,牌手生活环境就越好,比如超级大牛市期间、大蓬勃大发展年代,大家都有良好愿景,也甘于为乐趣大肆买单。现在情况完全不同,疫情第三年,大家银袋普遍紧缩,日常生活供贷都有问题,拿什么去支持兴趣?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4-21 23:12
看了你讲的那些扑克名人的离奇遭遇,确实挺骇人的。让我想起很多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人的创业故事。有些人创业可能很容易,但大部分故事都不简单。做职牌大概跟创业差不多,因为它就类似一个人的小微企业,没有雇员,公关、市场、业务、财务甚至企业文化都是自己一个人。看看需要什么样的的素质吧。光技术一样,很多人都过不了关。还需要与时俱进,与环境博弈的能力。环境有两个,网络、现场,各有特点。现场又大致分为固定场所,如某casino,某个俱乐部,和游动的。网络对技术要求更高,现场对环境适应能力要求更高。当然这里面有交差,网络与现场的交叉,现场也有固定、游动的交叉。在内地,游动性会增大,一个社交圈,一个城市的局很难维持长期的职业打牌需要,尤其在熊市,在牛市也会因为寻找更好的局而游动。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4-21 23:28
扑克世界三教九流人的都有,无论职业非职业。网络上看不到,现场能看到。但就现场职业的生存能力而言,据我有限的观察,也是各有特点,甚至不一定受过扑克的系统训练,但真实水平至少比一些不少学习的业余牌手要好,那些学习的半通不通的在现场不一定有生存能力。他们更多的是一种综合能力,技术不一定很高但很稳定,找局能力强,有小圈子的能提供信息的人脉资源,有一定的社会守则,不容易被情绪干扰,受教育程度不高。这些是隐形的职业队伍。什么进去一次他们根本无所谓,这个在其生存成本里应该是默认的。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4-21 23:39
扑克爱好者来自不同的背景,因为环境的特殊性,技能要求的特殊性,大部分不适合做职业,并且综合要求较高,成功率低。

从纯技术角度,我觉得地下局比网络局容易,一个能战胜平台局的排除其他因素差异到现场肯定是碾压。

这里有学院派、野战派的区别。野战派的特点,如上有所描述,是自有一套,有些从学院派角度可能还不好理解。至于收入,算是不错了,干别的也没那么容易。至于垫脚石,那真是各种各样,不具备某些天赋,犹如隔靴搔痒,白费力气。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4-22 20:27
柏木雪狐 发表于 2014-8-20 06:18
他们总说”人要是见过好的就吃不了那差的“,well they might be right. 但是从澳洲回来继续工作的我曾经有 ...

没事看看楼主回忆录,挺有意思的。

老余听起来很熟,但想不起来长什么样了。豪胆没去过,但跟王爷有过交集。我那会出现在某个局,给人的第一印象,据当时人的或后来成为朋友的人的回忆描述:1、这个应该是某个国企的干部,业余没事过来消遣,的鱼;2、象钢管厂厂长,我后来问,为什么是钢管厂而不是别的厂,对方无回答;3、打100/200,得多大的官啊,此人是IBM的聊起来跟我司还有合作。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4-22 20:39
柏木雪狐 发表于 2014-8-20 07:16
2012年下半年开始,北京的德州俱乐部环境变得越来越差,先是高调宣传的Winbow势头被强压,然后是X-BAR私开 ...

林哥后来认识的。蔡焱早就认识,牌打得好。思思还主动请我吃过饭,不过我掏的钱。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4-22 21:04
柏木雪狐 发表于 2017-9-7 06:49
My apologize for have to update my recent status in English, cuz the thing i gotta say is kinda of s ...

英文语法错不少,不过无伤大雅。楼主估计听说能力比我强,交传我做过一点,同传没有正式做过,缺乏专门的训练,不过在动态交传中为了效率我会即兴同传,还有类似半同传,比如某政府领导拿出一叠稿子就念,我同步翻译,老外就做笔记,稿子念完了,老外开始提问。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4-22 21:17
柏木雪狐 发表于 2018-1-18 21:40
今天有点意思的事情是,我本来在看完Slayer_Boxer的早期视频和现在作为“职业扑克选手”而存在的事实之后正 ...

关于住宿标准,我曾跟朋友开玩笑,“非梧桐不栖,非五星级不住”,不过在钱紧的时候,还是会老实一点。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4-22 21:44
柏木雪狐 发表于 2022-4-14 12:35
又度过了低调慎行的一年,今年是扑克生涯的第13年了。

我的观点和去年相比没有任何变化。非常感谢职业初期 ...

现场的保险跟网络的保险还是不太一样,从对冲角度,保险对冲了波动冲击,波动所带来的对差玩家冲击变形带来的额外EV对冲了保险成本,现场手数少,反馈慢,尤其较高额以上买保险综合看是正EV的,那种数学上的保险- EV的知识妇孺皆知,不言而喻。曾经在BJ某会期间,大员云集,五千一万,四条对A金转牌all,皇同一个凹,四条者某PE GP,坚信数学,拒绝保险,河牌皇同,一锅输八百,翌日即为京城人笑。当然局EV低,保险就别买了。另外现场牌桌也有牌桌文化差异,有些你把全桌打出心理阴影了(牌桌玩家的话)也还是笑呵呵的,不会有排斥嗔恨的意思。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22-4-24 14:36
本帖最后由 柏木雪狐 于 2022-4-24 14:40 编辑

我支持国内现场买点保险,一个是为了活跃气氛,给局头一点甜头,另外显得你自己不那么“职业”。国外当然不说,一个应该是没卖保险的,另外如果大家都很“职业”,你这种明显-ev的action可能会被笑话。当然国内是人情社会,所以你看,混社会就得聪明点,审时度势。现场手数之少,一手key hand完全决定你当天session的运势,这不是保险丢一点ev能比拟的。顺则大杀四方,颓则一泻千里。另外如果你在国内打,局头说了算,你太职业了被踢,或者局不叫你,再正常不过了。

丹牛说在职业生涯早期他经常破产,因为没有网络扑克资金管理的时代,你根本没法自由选择打牌的级别,越不越级老板说了算,你说了不算,早期扑克就是一个典型的gambler's game.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22-4-24 14:51
在任何行业浸淫十年以上,你投入的时间超过一万小时,你肯定会有一些话语权,一些小成绩,一些心得体会,等等。

我现在打牌并不是为了钱。我初次接触扑克的时候是21岁,现在是35岁,我比较喜欢扑克的一点是,它是一面很好的照妖镜,不但能照别人,也能照自己。

所有的贪癫痴,在利益交互面前都原形毕露。没有利益纠葛时的那些客气话,那些虚情假意,在利益争夺时,你能很清楚地看到。当我初入社会的时候,我曾经非常单纯,也曾经历过被领导莫名职责而完全不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的情景。而我对利益和价值的理解越深刻,我就在这社会上立足越加稳健。

当然,我在打牌休息期间打下这些字的时候,也不是在王婆卖瓜自夸自己是个好人。我同样对待利益很冷酷,对待敌人很冷酷,所有的hollywood我都驾轻就熟。这只不过是我的生存方式,以一个还不错的收入、价值观和人情世故行为来匹配我那已经不再年轻的岁数。我为这个游戏投入的所有时间精力,理所应当有使我满意的生活平衡和物质产出。

所有选手曾经犯过的那些错误,我当然也曾经经历过。上头,恼怒,喜悦,不甘,紧张,贪心,种种种种。我一直觉得,如果只是为钱打牌,人生会非常可悲。同样地,如果一群人只是为了争夺金钱聚在一起,我也很难看到这件事本身有什么社会产出价值和效益。

随着扑克进展,我投入在其他领域的资金时间精力越来越多。体育从业者,电竞从业者,画家,艺术家,游戏从业者,IT工作者,科研工作者等等等等。我越跟这些人群打交道,越意识到我原本从棋介入牌的初衷,只是为了追寻真理,“怎么样玩好这个游戏”。这本质上跟码农编码看程序跑起来,钢琴家舞蹈家花费数个月数年才能准备好登台表演,画家画画,电竞选手赢得比赛没有任何区别。成就感是主因,而金钱只是附属品。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4-25 17:34
柏木雪狐 发表于 2022-4-24 14:36
我支持国内现场买点保险,一个是为了活跃气氛,给局头一点甜头,另外显得你自己不那么“职业”。国外当然不 ...

对,还有级别控制问题。另外一个,在局普遍有保险的,没有保险的局出千嫌疑会增加,纯朋友局例外。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4-25 17:54
我觉得以钱为目的并没有什么错,区别在手段。至于对以钱为目的,执着性也会有区别,取决于自己的需要程度,性格等等。人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这之间有个平衡和理解、取舍程度的不同。手段也有高低等级之分,有手段不等于不择手段。我所不能接受的为了钱丧失人格,那样的最后也未必对自己好。就是说,这个世界也很辩证,同样的目的,有人选择的路可以完全不同,一时的结果可能差别很大,但一时的获得并不能作为唯一的评判。所以对扑克界那些没有底线的我向来零容忍,至于其他都能理解。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4-25 18:08
提到的贪嗔痴,主要是痴,就是蠢呵呵,包括我自己,我是一个不爱学习的人,有些天赋,但后来我发现细节的东西需要很在意才行,我太马虎,所以把自己训练更精细一点。贪在这里指的是动机,但动机在世俗的角度无可厚非,这三个字有它的宗教含义,是从出世的角度说的;贪主要体现在程度、合理性、时间性上。因为不明其理(痴),欲而不得而引起各种情绪(嗔),主要是上头,还有恐惧,怀恨,报复,迷惘,泄气…
实际是正常的。谁修行的好,谁是胜利者。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22-4-27 09:47
本帖最后由 柏木雪狐 于 2022-4-27 10:12 编辑

就像校长之前曾经和湖人队老板Jerry Bass打牌一样,偶尔我也会被邀请进社交名流局。
最近股市惨烈,其实大家心情都不行,打牌的最大目的就是社交和放松。这种时候,把控整体的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千万不可闷头死拿价值。一方面自己的人文素养要跟得上,所有时事要了解,聊天时不至于无话可接;Doug Polk, Joe Ingram的英文广播每天要听,确保扑克圈发生的事情都清楚,方便介绍和作为谈资;另外在确保不丢失价值的情况下,决不可做出诈唬后秀牌,以及其他让当事人颜面尽失的动作自夸炫耀,等等等等诸如此类。自己的定位就是把大家陪好,这样名流们玩得放松,你也自得夸赞。

如果局不散,无论输赢多少,都要陪着,决不可先走。

连续打过16+小时对局,之后回去还要自己复盘,隔天上场前,要先在GG高速桌跟职业们切磋一两个小时,其实还是有点辛苦的。
高强度的对局会显著影响你的生活方式和作息时间。像盖哥一样高度自律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他曾经自爆除了打牌和健身、偶尔和朋友聚餐聚会之外几乎没有时间干别的。如果你年纪已经上来了,你会真切注意到身体状况会如何影响你的生活以及桌上的发挥水平,这种时候你需要更平衡的作息、锻炼、按摩等方式及时调整自己。我觉得所有人都应该清楚的一件事,如果一个边缘职业能挣到额外收益,也必然会付出额外代价。

写小说是一个挺不错的爱好。有些浸淫政坛许久的退下来之后会写出名作,比如《纸牌屋》,也许我完全不打牌之后也会写吧。


作者: 小马吃鱼    时间: 2022-5-1 03:11
一个字 努力~ 两个字 坚持~ 加油!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22-5-1 13:55
本帖最后由 柏木雪狐 于 2022-5-1 14:15 编辑


在扑克里,如果你自信自己是长期盈利玩家,你至少要知道自己edge在哪里,没有edge,你永远无法断定你是否处在一个+ev环境里。

如果想要完全掌握扑克这个金钱游戏,你必须彻底改变你的金钱观念,像人工智能学习。人工智能不会考虑我打出去冒险的是等价一台电脑,一辆车还是一套房子,它只是考虑如何最合理地打牌。

你不能完全不在乎钱,盲目越级会使你破产;你也不能太在乎钱,这样使你永远无法发挥正常水平。

你在下注时应该完全摒弃所有关于物质的杂念,筹码对于你来说是一种工作状态,攻击和防守方式,而非实际的物质价值。假如在一个1200底池里河牌打2400是最合理加注,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1.2w pot里打24000呢?12w pot里打24w呢?120w pot里打240w呢?

同样的,如果比赛奖金jump是5000元,很多人都能发挥正常水平,如果jump是50w元呢?是否还能泰然处之地bluff flop, bluff turn, allin river?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5-2 01:23
以你的素养,对名流局的应付是足够的,与其说是应付,还不如说是一种契入,没有违和感。这些人会有第一印象的外表气质的判断,大概是生物的本性,同气相求,找磁场差不多的人一起玩吧。气氛自然比较和谐。如果不是这样,刻意逢迎,做作表演是很累的,我见过费力不讨好的。至于打牌时间,如果不是为了EV,提前走并没有什么问题。

高额、资金,在河牌会感到差异,价值、偷鸡、抓鸡都会有影响。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5-2 01:48
对扑克境界我有一个描述,一丝不苟,一丝不乱,一丝不挂,第一境界是认真学习、研究,牌桌上也是如此,而且长期坚持,第二个境界是在第一个的基础上,碰到各种情况,包括不同特点的桌子,心不乱,动作不乱,能有合适的策略,第三个境界的意思是扑克对他已经没有秘密可言。

第二个境界是对第一个境界的印证,说半天,一打就乱,老老实实回到第一个阶段吧。

第三个境界我还没达到,在前两个境界里努力。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22-5-8 11:22
本帖最后由 柏木雪狐 于 2022-5-8 12:06 编辑

昨天经历了非常惊险的roller-coaster ride,但好在结果还不错,两三把key hand都顶住了,所以今天来做一更新,谈一谈一个有点敏感的话题,既对城里的培养有个交代,也对13年前困惑迷茫的自己,以及其他现在新生代的年轻牌手做一个分享。
如果你以年为单位来衡量,我觉得第一问题永远不是技术问题,最困难的问题,是有效人脉问题。

我们假设你是一个22岁正常毕业的大学生,你可能兜里还没啥钱,但不要紧,你的朋友基本全是大学生,毕业了大家都要找工作。无论你进哪个行业,体制内也好,体制外也好,你碰到的显然都是有工作的人,而且会有许多有丰富工作经验,在某个行业有所建树,有家有业也有存款积蓄的人。
当然工作肯定是繁琐的,有时候是令人抓狂的,但但凡你坚持十年,你几乎保证会有一个比之前更丰富的社会经验,人脉关系(现在你肯定会认识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和更加坚固的钱包。

扑克圈呢?

按人头算,按比例算随你,你见过多少浸淫十年以上,没有任何巨大的资金或者人生波动,同时还活的好好的?

当然了,国外的比例肯定会比国内高不少,主要原因是在国外这是一个完全合法的职业,虽然它稍微有点边缘,但其他国外行业大家也都是凭本事吃饭,简而言之你挣到,你骄傲。

根据我在国内国外两边的经验来看,国内利润率最高的行业或者“局”,几乎无一例外全是与权力挂钩的,这就是所谓的政商不分家。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像我一样非常不喜欢社交的introvert, 希望单单凭借本事吃饭,你可能会活的非常不舒服。但近年来由于数字货币领域以及直播行业的出现,这方面已经开始有松动的迹象。但你显然要明白,这与社会倡导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是相悖的,所以不出意外地,这些行业正在前所未有地被钳制和承压。你要非常清楚,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基底是只认钱,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会容忍有一整个群体“不劳而获”,如果这个价值观普及了整个社会就会陷入瘫痪。

说回到有效人脉问题。假如你和你的朋友们都是像美国光头(Jason Koon)那么自律,像英国光头(Stephen Chidwick)那么技术牛逼,显而易见,整个玩家池的利润根本不够你们吃的。而且整个玩家池损失的金额,绝无可能完整地传递到赢家手中,中间会有重重链条。抽水,打赏,买钻石看牌,有时候时间也要买,当然还有潜在的结账问题,不一而足。 假设你毕业年薪12万,年增加10%(这已经非常慢了),你决定牺牲职业生涯来打牌,那么中间的沉没成本你是否考虑过到底有多少?加上没能够建立起来有效人脉网的损失?你要非常清楚,国内很多行业或者盈利机会是有门槛的,如果你摸不到门,你根本进都进不去,别说想方设法盈利了。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22-5-8 11:36
本帖最后由 柏木雪狐 于 2022-5-8 11:48 编辑

我当时学习打牌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盈利,我把它当做一款国外流传的先进游戏来玩,我所关心的只是如何玩好它。
所有老牌手应该都很清楚,在2010年前后,早期国内接触NLH的几乎全是有海外背景的玩家,口耳相传进入内地,并且以它强烈的社交属性而为人津津乐道。随着游戏开始流行,自然有从业者出现,所以那时候有句笑谈说玩家的素养比从业者还高,有一些桌面上的规则或者纠纷甚至是玩家出面协助解决。

随着游戏越来越流行,很显然参与的三教九流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不能笼统地说这个游戏开始变质了,而应该说,对于契约精神的理解,使得国内外同样的扑克文化开始大相径庭。在海外,尤其发源地美国(虽然我在澳洲),大家约定俗成是要共同做大蛋糕,背信弃义的人会受到严厉的社交惩罚。然而国内某些从业者以及玩家,或许本身成长环境就没听说过什么契约精神,还是坚决奉行达尔文主义,有我的吃就行,管你饿不饿死,不让我吃?那好,我把桌子掀了,大家都别吃。你不爽?你拿老子没办法,我输钱我就把局点了,我玩的不爽我就把比赛举报了,你能奈我何?

以我从业13年的经验,这行业确实有一部分非常高贵和资金雄厚的玩家,就好比Molly's Game的贵宾客人,但更多的是想借着这个游戏捞点零花钱的普通平民,其中又有一部分low得远远超乎你的想象。这类人最典型的一个特征,也成为gambler's mindset就是,赢可以,输不行。人品好点的可能是深筹买入不计代价求翻本,人品差点的可能就是所有你所知道的道德恶劣行径都干一遍了,我听说过在1/2人民币打伙牌的,5/5人民币换牌作弊的,更高级别直接买通发牌员的传言简直不要太多,当然还有什么A929 collusion这种经典case,这就是为什么我尤其不喜欢打现场的原因,你几乎没有可能在现金局交上朋友。当然私局还有各种跑路的,烂屁股帐的,传码的,因为各种原因被封号的,借钱不还的,利益分配原因翻脸撕逼的,如果你大量的时间花在和这种类似的人打交道上,你真的能称之为“有效人脉“?

注意我刚才所说的都还只是道德范畴,难道涉及到法律范畴的case还少?用不用我举几个经典案例?多的是的人,为了多挣钱,连犯法都不怕,ta难道还怕你用契约和道德来束缚ta?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5-8 21:02
我在想怎么表达,呵呵。非常复杂。

我原来接触的是非常高端的圈子,我自己不知道,后来有了比较才知道。这个圈子经过大浪淘沙式的演变,现在还在,也不时有花絮。这个圈子如你所说刚开始是国外回国创业人员,或投资人与国内创业人员、投资人,或别圈一线人员组成,他们也是5/10打起的,打到再加三个零。这里衍生出一些职牌,或老板半职牌手。也算是大陆顶级的了。跟澳门、国外顶级牌手又产生交集。那会一线城市之间也会有交集,打个飞的去切磋之类。外地也不时又来北京切磋一下。本着对扑克的热忱,因为大家不缺钱,气氛还是不错的。时间长了,输赢变大,故事就会复杂化。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5-8 21:12
本帖最后由 taiji18 于 2022-5-8 22:58 编辑

我原来以为高级商务圈的局与社会局在时间上有先后,但实际有可能是几乎同时兴起的。社会局很多元化,但大致可分为有土豪老板的,中小老板的。前者比较大,500/1000是常态,200/400不算大。后者大概50/100是常态,100/200不算大,200/400就比较大了。在往下50/100就算大的了。越大越比较排外。越小人员越杂,安全系数低,信用等级下降,文明程度降低。这是主流,并不排除高级局也有结账等风险因素,但现金流大,同样一笔钱意义不一样。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5-8 21:25
本帖最后由 taiji18 于 2022-5-8 21:30 编辑

如果现金级别差不多的高级局之间,圈子局与社会局会产生交集,甚至跨省也会有交集。这大概是高级局的一个规律。打的级别大小,跟社会阶层倒不一定有关系,因为大陆灰色行业很发达,有钱的人很多。

专门做赌的阶层,与其说是德州扑克催生了他们,还不如说他们催生了德扑的中国化。他们本来就是搞赌的,多了一个式样而已。他们与其他局头的不同点就是,他们什么都搞或搞过,跟一些新生的纯德州扑克局头至少在形式上有些区别。还有一些玩家输成局头了的。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5-8 21:43
本帖最后由 taiji18 于 2022-5-8 21:46 编辑

信誉方面,因为结账系统的改善,比刚开始打完再第二天结账会好很多。从局头角度,还是会有跑账的,这个跟局头的水平有关系,一个局就是一个公司,公司还有坏账呢。局头一般水平都不行,真以为低门槛,开张桌子就能赚钱。

国内俱乐部是另一条线,估计从王爷开始,全国都开过,最低到地级市。这也是现金局的一个处所,因为搞比赛赚不到钱或嫌赚钱太慢。搞俱乐部的人也是博彩从业人员,也有一些生意人,他们反正什么赚钱搞什么,觉得跟开咖啡厅、酒吧没有本质区别。安全系数而言,我觉得俱乐部最差,敞开门当然不如隐藏于深巷高楼之中,少数关系妥帖的例外。有一些毛手毛脚的随便开一个很快就会被灭掉,思思就是个例子。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5-8 21:49
本帖最后由 taiji18 于 2022-5-8 22:16 编辑

实际上这种东西它的基因就是朋友圈的和地下的,搬进casino那是后来的事,有不有牌照的区别。

有了互联网就搬上了互联网,有了移动互联网又搬上了移动互联网。

所以“选桌”,选吧,选舒服的。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5-8 21:51
本帖最后由 taiji18 于 2022-5-8 22:11 编辑

从地下局的非连续性、不集中性、不能满足马斯洛需求中安全需求性等特点,为职业打牌设置了很大障碍。至于马斯洛需求中还是社交、审美需求等,那估计有点奢侈。
不过我觉得职牌的核心还是技术,技术缺陷多,受环境约束越大,还有职牌其他要素,如果短板太多或太短,便是硬伤。

职牌各阶层的都有,白领最不适合做,代价回报不成比例,除非他太优秀,遗世独立,比如老墙,作别的他不舒服,虽然做职牌有时也想吐。至于其他阶层或背景、经历,很难说有什么机会成本,他的生涯本来就是混沌不清的。

还有一个阶层,就是老千,这个比传统意义的技术老千更广义,他会用各种手段,钻这个行业,行业人,行业管理系统的漏洞,以生存或着甚至走到貌似顶端。这个很正常,他只是复杂社会生态里的一个物种。你想,那么多漏洞怎么没人去钻呢。这不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社会,也永远不会有,“吸太和之气而扬清海之波”,而是暗流涌动,甚至惊涛骇浪,一不小心就会被拍到沙滩上或者被搞死。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5-8 22:31
本帖最后由 taiji18 于 2022-5-8 22:38 编辑

说技术的重要性,对局头同样适用,极少数局头技术是好的,除了赚开局的钱,还赚打牌的钱。而大部分局头,因为好赌,或者不自量力想赚双份钱,或者需要支桌,或者以支桌为名行满足赌瘾之实,总而言之,不够他抽水的。一些局头本来就是输成局头的,开局也是他满足赌瘾的继续。

赌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金融、心理行为现象,从好的角度,希望他没有,但是如世间其他事一样,没有那么简单的事。职牌90%难生存,换句话说,90%是在赌,不管他是技术强弱,还是人格障碍,情绪脆弱,本质是一样的。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22-5-8 23:03
非常感谢回复,你的理解很透彻,和你交流感到非常愉快

我最近着手研究加密货币和NFT,周围有许多朋友都开始弄这个,不是说这些人都打不赢了,是一些人(包括我)开始意识到,在扑克江湖已经明显变得环境恶化时,还想挣大钱,就必须心黑手辣;良心还在的,干了十来年人与人互相剥削互相算计,多少都有点心生厌倦。我碰到的麻烦算非常少的,但我已经对“与人斗其乐无穷”感到非常无聊了,随着年龄上涨,更多地追求双赢,共赢;谁也不希望睡觉时候都被人惦记着,在哪个角落被人暗地里zei(一声)着不是?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5-8 23:06
是啊,有更好的选择当然奔着更好的选择。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22-5-9 10:28
本帖最后由 柏木雪狐 于 2022-5-9 10:51 编辑

想起来个琐事。

2010年前后在王爷俱乐部我们天天打关系最熟的几个,大富,美女威利斯,胖胖子圣克鲁斯,蔡炎,老余,王爷(去美国挖比特币了),TYOUKI夫妻两口子(据说现在离了不太清楚),成都人昊令天下两口子(早分了),疯子哥(不打了),一个俄罗斯年轻眼镜商人(头铁的1b,中文贼溜,被bb了会喊操你大爷)一个瘦瘦的中年退休警察名字实在记不住了,一个195左右的高大叔(左手小指短一截不知道怎么回事,被bb了立马上头胡推),周小才(眼镜小哥,后来第一届国家杯,25000 high-roller还交过手),萨摩球球(土豪大叔,后来在海南买房子还联系过我),可月(现在在美国比佛利山庄了),有个华裔美国中年大叔戴眼镜好像姓刘,其貌不扬的,打得贼好,就去年还在美国公开赛上拿了个冠军;天津奕栈知名pro樊涛也来打过不少次,桌上多有交流,其乐融融

这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叫乘风325的,名气挺大,以前是央视制片人,因为微博言论太激烈极端,貌似是当年公然质疑动车事件被央视停职了,然后没事就天天来俱乐部打,我跟他聊的最来,印象里是举止非常绅士,打牌非常solid,曾经我五张票1000块单挑还输给他来着。结果后来人没影了,听说沉迷赌球欠别人一屁股债跑路了,哎,真是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5-9 10:38
天津奕站老板大概15年跑路,属于永远跑路。在14年三亚WPT大师赛(那会叫豪客赛),他们团队中一人拿了冠军,最后冠亚军协议分钱,关于奖杯归属有些争议,他们团队数人围着桌子,厉声说:奖杯必须归我们!其中一人胳膊上绣一条龙,那气势,我心说,这是什么会啊?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5-9 12:20
大富18年还打过一次现场,还那么浪。
作者: haoqianruhaose    时间: 2022-5-9 14:34
看下来没几个好下场的,这个圈我看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早早转币圈赚一票了,前提是不要浪没。我总想,连杜万和菲利普艾薇都破产,那我这种智力平庸最好的结果就是不要多打(但是打还是要打,不打就会手痒心痒)。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5-9 17:17
本帖最后由 taiji18 于 2022-5-9 17:36 编辑

别的圈也没那么简单,相反,用所学的德扑知识对其他行业是有帮助的,如风险管理、资金管理、风险利益比计算,期望值管理,情绪控制,概率思维,分析方法等。

扑克有不少负面因素是真的,如零和,现场社交的频繁、质量的不确定性等,但也不少正面的东西,如以牌为镜,了解自己,和人性,如作为投资的沙盘演练,等等。

看看商场,一样波澜起伏,有哭的有笑的,坑蒙拐骗什么都有。

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里,成功的本来就是少数,而不是一个大蛋糕,大家都有份,皆大欢喜。成败与否,不谈天赋,我觉得大部分低估了对象,高估了自己,甚至不做评估,随性、自信甚至自傲、自以为是地行动,离正轨差的太远,结果可想而知。还有一些社会因素,何尝不是一个游戏,非要违背一些基本的东西,那不自取其辱。

有一个原理,那就是,平平淡淡很容易,出人头地很难。而很多人不甘寂寞,痴心妄想,那不遂人愿就很正常了。或者自己是无辜的,没有主见,被人蛊惑,又不明所以而走得太远。扑克是一种奖赏,也是一种惩罚。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22-5-10 14:27
学技术容易,控制赌性难。你不但自己要控制住,还要防止别人的赌性影响你,难上加难。

麻烦的是,你在这个圈子里,如果别人爱赌,你不赌,靠着EV一直拿走别人的钱,你肯定会是这个圈子里非常不受欢迎的那一个。别人可能确实没法揍你一顿,但是可以想尽各种办法刁难你。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要有完全不赌(或者是完全不做交易)的朋友,有一些不沾边输赢得失的纯爱好来平衡人生,一定要有。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22-5-10 17:20
本帖最后由 柏木雪狐 于 2022-5-10 17:22 编辑

德州扑克对于生活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数据采集与分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并非一成不变的,有时候做同样一件事情是+EV的,有时候则是负-EV的,如果你能够掌握方法判断你所处的形势,这将对你的生活有强大的指导作用。霍师傅曾经讲过,假如乐透彩票的头奖一整年或更久没开出来,连买彩票和打老虎机都可以变成+ev的。

要不要买房?
有一笔资金能否创业?
炒股能不能赚钱?
行业薪资及前景?
是否结婚?何时结婚?要不要娃?几个娃?

所有的答案,在我这里都是,数据采集。看成功率,看你关心的指标。数据越多,答案越准确。
任何行业都有可能出现黑马和传奇故事,但那昙花一现的流星不是留给大数据样本的。

总会有人打牌只为了挣钱,总会有人打牌只是为了过赌瘾,总会有人做决策全凭主观。

数据很冰冷,但它又很善良,它不像人类,它从不撒谎。

要不要相信数学,相信概率,相信数据,你自己决定。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22-5-10 22:17
等你岁数够大的时候,你会意识到生活不是书本,有的问题可是没有答案的。

我前两年很沉迷AOF(Allin/Fold),因为我Nash Equi很好,自信打法很GTO,但是干了一年,明明对手都很菜,就是赢不到,我自己也很纳闷

要不说年轻人生猛,拿大数据给我一算,采取GTO策略max 4bb/100hand, 剥削策略max 8bb/hand, swing(GTO最佳策略时)可以达到偏离7200bb,但是GG抽水有15bb/100hands, 去除最高反水还有12bb/hands (Jackpot没有Rakeback), 有些联盟局稍微好一些,但也能达到10bb/hands

看到没?这就是个无解游戏,就算你能赢所有玩家,这还是个dead man's game.
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没有止境,问题是我们到底需要多少代价才能认识到它?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5-10 22:27
本帖最后由 taiji18 于 2022-5-10 22:39 编辑

曾经有人用GTO在天天德州必下场赚了很多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22-5-10 22:47
本帖最后由 柏木雪狐 于 2022-5-10 22:50 编辑

如果玩家非常差,比如说把把盲all那种,确实edge会非常大,我目测超过30bb/100hands, 确实是+EV game.

8bb/hand是maximum pro vs reg exploitable edge理论值, 如果大家都会打,结果就是都输给抽水,只不过是reg送给pro,pro送给平台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22-5-10 23:06
本帖最后由 柏木雪狐 于 2022-5-10 23:12 编辑

老板说我运气太好,扯着我要打盲all,我也没招,来就来吧,打个胜仗就闭门不出,总不能太不合群不是?8000一把,all了十几把,老板净挂了六个买入,骂骂咧咧这小子运气太好,走了

Phil Ivey之前在FTP上跟芬兰光头Illari Sahammis打盲all, 30w美金一把;Trueteller最近跟crazytrader在GG上比盲all,20w美金一把,干了crazytrader一百万,美金;你说他不聪明?Trueteller莫斯科大学数学系毕业的,参加过世界奥林匹克赛,这根本不是正常人脑袋,这特么整个一个人形电脑

他这样聪明的知识分子都深深懂得放下架子blend in 的重要性,我想我也必须明白,你在这个圈子里就必须尊重这个圈的规矩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5-11 05:06
是的,广告策略和费用也是企业经营成本的一部分,还不为的是更多的营业额,呵呵。我曾经负责一个公司的广告业务,略懂。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22-5-15 17:39
“bring me 3 stacks of high society"

classic script by Matt Demon at < Rounders >

now i m in the high society
作者: wood048    时间: 2022-5-17 02:22
帖子很棒。其中对于职业。人脉的理解非常好。谢谢楼主。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5-17 02:35
本帖最后由 taiji18 于 2022-5-17 03:14 编辑

rounders感觉差不多就是一个WSOP的宣传片。片子的质量相当不错,编剧应该也是高手,把社会各层面写得很贴近现实,主角人物性格、心理变化都废了一些笔墨,配角人物性格更丰满,感觉坏人更好写似的,诺顿演出也很精彩。

虫子敢在警察的牌局里出千也是胆肥,警察保不齐有抓千的经历。曾经一个便衣,专门抓赌的,在一个炸金花局卧底,有两个天津杂技团退役的夫妻在里面玩,该便衣从发现他们带的钱少,怀疑他们有出千的本事,后来找到证据把他们抓起来,他们说:这帮面瓜,收拾他们还用带钱?

电影里讲到或者想阐明poker is a skill game,从我现在的理解,它更加是一门耐心的游戏。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22-5-19 22:48
本帖最后由 柏木雪狐 于 2022-5-19 23:07 编辑

年龄大了,老喜欢回忆往事。写给别人,也写给自己吧。

这一个行业,真可以称得上纸醉金迷。周围但凡还有牌龄十年以上的,只有两种人,一种破产消失跑路坐牢的,一种赚七位数八位数甚至更多的,没有中间值。原因我之前已经说了,长期赢家和长期输家的本质区别跟性格有非常紧密的关系。而如果浸淫这个行业的收入不足以抵消你的机会成本,可能你早就退出不玩了。

即便如此,我觉得这一行业成就的玩家还是远远不如毁掉的玩家,而我这说的还是所谓正人君子。

我前年在打GG的时候遇到一个玩家,姑且先叫他J吧,他国旗是新西兰的,当时GG有一种赛制,MTT,三张牌随便换掉一张,然后大家盲ALL的一个SHOOTOUT TOURNEY, WINNER直接ITM,非常短平快。即便这个看上去运气因素很大,但是仍然有技术的,很快我就研究出来一套针对性策略,可以使得我的GRAPH达到稳定的ROI 40%, 打了一阵子之后,这个J率先开口说中国话,还加了我微信

当时印象里这玩家打法很SOLID,SHARKSCOPE成绩我也看了,虽然级别有点小还是非常坚挺。我问他怎么用新西兰国旗,他发了几张打牌的图片,原来他在澳洲堪培拉,线上线下一起打,我有些奇怪,因为澳洲是不能打公开平台的,但他说有代理可以弄,不碍事,我就没多问。后来他请教我打法,说我打得好,我觉得小伙子也挺聪明勤奋,基本每天都能碰到他,所以也就倾囊相授,所有这个游戏能增加edge的任意一点我都讲了
随便说几点观察到的

1. 有时候这个游戏不能破保,很显然这种时候你一定要打
2. 多人allin 有些特殊牌型的equity超过认知
3. stack cover, max buyin
4. last regi, 因为人数并非都是满桌,有时候正好多一人,会让桌子拆成短桌,很显然在相同的情况下,桌子越短,你SHOOTOUT进圈的概率就会增大;相应地,late到最后20秒恰好满桌的比赛就一定不要打

聊了一些其他事情,知道他是上海交大的,毕业以后去澳洲读研究生,呆了也有六七年了。我问他叫什么名字,因为海外华人通常都有一个相对不是很常见的英文名字,结果他说叫JACK,我就非常纳闷,按说一个高材生是绝对不会起这种路人名字的,我知道搞建筑小工JACK,INCALL司机JACK, 甚至打手JACK,就是没有高材生JACK。而且稍微国外呆久一点的都知道JACK是JACKY的简写,阿布用的这个JACKY也比JACK辨识度高太多,怎么会用这个名字?
然后他的微信号是个三无号,就是没朋友圈,没照片和头像,微信名字也是乱码,但是既然聊的投机,我也就没多问

后来有一天忘了什么原因,我发现他在用两个号打,另外一个号是中国国旗的,而且有时候我和这两个号会同一桌,很显然这会极大降低我的edge,当然更多时候他的两个号是在跟老外一桌。我就问他怎么回事,想来我也是太善心,告诉他别看现在不封号不代表以后不封号,扑克之星以前就经常这么搞,多账号的一开始视而不见,等你一下赢一比大的,让你连本带利全都吐出来

他笑了笑也没说什么,就说这样没事。对了之前聊天的时候他还对一些为富不仁的愤愤不平,说在国外见了太多有钱华人,这么辛苦打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买房之类,我也没往心里去,觉得年轻人愤青一下很正常。以后有大概一个月,我工作忙加上线下偶尔陪老板打牌就没玩,忽然有一天我莫名其妙收到一封GG的信,大意就是说你经常游戏的类型里有玩家作弊,虽然细节不能透露,但是我们已经有可靠证据,冻结账户并且返还玩家因为不公平游戏所亏损的盈利,大概有五百多刀。

我想起来这个J之前的ID,去SHARKSCOPE一搜索,那个中国ID已经不见了,然后新西兰那个ID (叫Shark_2019还是什么的,年代久远已经记不住了,肯定是模仿fish2013起的)有一个非常恐怖的断崖式下跌,都是他平时不打的级别,平时就打50-100刀的比赛,结果打了好几个上千刀的都没出成绩,一下down了大概三万刀左右

我本想微信问问怎么回事,后来一想,问还有什么用呢?

又过了一周,我工作忙完了,想起来这个事,翻聊天记录却怎么也翻不到了,再找ID也找不着,原来这个号已经没了。我这时候才如梦方醒,恍然大悟,虽然这个J没骗我,但是他从头到尾根本没打算跟我交朋友,他是看我打得太SOLID了跟我套套近乎,一方面学学东西,一方面让我跟他熟悉以后就不好意思单挑锤他,分钱算了。眼下多账号的事情被抓,又down了那么多,认识我已经没利用价值了,干脆删了完事,难怪他自称JACK, 又死活不放自己带脸的照片,真是个棒棒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长叹一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究竟是何必呢?

后来又过了一个多月,GG改革赛制,把这个比赛取消了,变成了一种多次重复买入的完全运气游戏,这个EDGE再也没有了,这个玩家,当然也就彻底消失在了GG的历史银河中,不过古往今来,这种昙花一现,在利益中迷失自我抑或破产毁灭的选手,又何其多呢?


作者: haoqianruhaose    时间: 2022-5-20 09:07
本帖最后由 haoqianruhaose 于 2022-5-20 09:14 编辑
柏木雪狐 发表于 2022-5-19 22:48
年龄大了,老喜欢回忆往事。写给别人,也写给自己吧。

这一个行业,真可以称得上纸醉金迷。周围但凡还有牌 ...

这篇写的很有意思,雪狐。
虽然我没有直接和你这一摸一样的经历但是有完全类似的经历,就智游城上一个陌生人加了我自称人大的大学生,和我学了非常多的技巧赢了一些钱之后拉黑了我。

记得在中美贸易战时看高善文的一个宏观经济报告,他总结说中国人,中华民族的底层思维并不是儒家思想而是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也就是问一个农民,农民工对儒家思想说不出什么,但是对三十六计也能侃侃而谈,中国人最爱的一本书三国演义便是如此。在这些人心中对自己使用计谋一直是骄傲的,自豪的,得意的。他的每一个举动都是如此。


此外我一直觉得我见过的人中,华人的赌性和韩国人的赌性都是最大的。三十六计+搏一搏的思维造成这个结果,一点也不奇怪。
回完帖子之后,不过仔细想了下我三十五岁之前的人生也一样,三十六计+搏一搏的思维组合,现在呢?似乎也是三十六计+搏一搏,但是因为赌的太多太久了,要谨慎的多。不是到处乱搏了,用各种小聪明也更加谨慎了。此外国内所有企业家大老板,甚至是首富和百亿以上身价的企业家,也都是三十六计+搏一搏的高手。真的脚踏实地规规矩矩做事的人大多成不了最风光的那一个。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22-5-20 12:31
名校高材生本身就是踩着别人脑袋爬上来的,基本上骨子里就认定自己高人一等,“能玩弄你是我的本事”

我其实并不奇怪国人有这种人分三六九等的概念,但是要小心,谁也不比谁傻多少,聪明过头小心把自己玩死

我以前的偶像芮成钢就是个好例子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5-20 13:53
本帖最后由 taiji18 于 2022-5-20 13:55 编辑

老李老说儒家文化不好,其实不太对,儒家文化很复杂,老李应该说的儒家里的宗法制度,那是农业文化的产物,跟现代社会肯定格格不如,妨碍社交与创意。儒家主要讲的伦理,也讲做事,管理。但伦理哪里都有,没必要套用儒家。儒家有理想主义成分,有约束的性质,有呆板的含义,这些其实很多人做不到,那么当她成为社会主流时,应付就出来了,就是虚伪,儒家把它叫乡愿,不知道这个词怎么来的,乡下人有点躺枪。本来就是野蛮生长,各有各招,有文化的人琢磨怎么管这个社会,于是有了大的学说,老百姓过日子谁管那个,有用的拿来用,没用的跟他没关系,被盯着就装,有的还可以利用价值观去社交、骗人,即利用那些价值观的信徒,先要把自己打扮成信徒,取得共鸣、共情、同情,然后利用之,信徒用信徒的思维会想不通,因为那是伪信徒,以伪骗真,以伪求真,他们为什么不用真东西,好事非得做成坏事?因为他们没有,不会。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5-20 14:01
本帖最后由 taiji18 于 2022-5-20 14:31 编辑

芮成钢就是正统的路子,符合儒家的立功立德立言,符合长得帅的儒雅风流、现代的帅哥,但有些是装的。本来到某个环境、位置,没有不拿的,但是吃相难看肯定会有人搞他。


另外,在扑克生涯里有中间体,职业半职都有,应该属于扑克小资或中产里的下乘。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5-20 14:29
柏木雪狐 发表于 2022-5-19 22:48
年龄大了,老喜欢回忆往事。写给别人,也写给自己吧。

这一个行业,真可以称得上纸醉金迷。周围但凡还有牌 ...

Jack的名字是个马脚哈哈。

有一次我去访友,跟着去他爸家,有个卖药的在,糖尿病的药,对这种到家销售的也没概念,看着关系也不陌生,应该不是第一来,我、朋友、他爸、卖药的都在大厅里席地而坐,因为他爸席地而坐,卖药的自然席地而坐,大家自然也都席地而坐。卖药的讲故事,说这药是西藏的一个和尚发明的。后来辞别,出门后我脑子在回忆刚才的过程,找到一个疑似bug,国人对藏僧的习惯称呼是喇嘛或者活佛,而不是和尚,虽然本质上是和尚,但是这个卖药的没理由跟别人不一样。于是我告诉我朋友注意防范,吃可以,不给钱,不有试吃吗,反正不管真的假的,也不会吃死人。

作者: hust_1986    时间: 2022-5-20 16: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2-5-20 17:20
hust_1986 发表于 2022-5-20 16:23
万一吃死了怎么办。。。

这种假药不会,至少也是一些不痛不痒的“行气活血”,“补精益气”之类。当时没法沟通,他爸很固执,被营销吃定了,只能采取这种折中方法。后来试吃无效,舌头发黑,不知是什么玩意儿的色素还是什么,不敢吃了。再次见到老先生,我说那药是不有问题?他说“我吃无效不代表药有问题,只不过不适合我罢了”。回答得很儒雅,他是个有身份的人,不过这不给骗子站台吗哈哈。那帮真黑,一个疗程十几万,逮一个算一个。

作者: will_ls    时间: 2022-5-21 07:31
柏木雪狐 发表于 2022-5-19 22:48
年龄大了,老喜欢回忆往事。写给别人,也写给自己吧。

这一个行业,真可以称得上纸醉金迷。周围但凡还有牌 ...

你还有这么神奇的故事又开眼界了

作者: flyinglion    时间: 2022-5-21 14:41
没留神偷偷更新这么多了!连标题都得改了!
作者: 柏木雪狐    时间: 2022-5-26 20:34
本帖最后由 柏木雪狐 于 2022-5-26 20:37 编辑

Anything can happen with the probability existence.


Achievement unlocked today, AA<AA

I think during the past decade, I was under EV line for like 4~5 million, otherwise I could possiby made 8-figure
That's why I prefer remain annymous






欢迎光临 智游城 (http://www.zhiyoucheng.co/)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