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游城
标题:
Galfond 提供的案例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吹牛无罪
时间:
2024-4-10 04:05
标题:
Galfond 提供的案例分析
Phil Galfond 在他的Newsletter里举了一个牌手的例子如下。
当你观察到某对手:
在动态的翻牌和转牌上,用强牌下大注。
在动态的翻牌和转牌上,用中等牌下大注,然后过牌河牌。
慢打葫芦和最大同花,但从不慢打两对或者三条。
对于干燥的牌面,如K♠️9♠️上的K❤️9♣️3♦️和Q♣️J♦️上的Q♠️7❤️2♦️2♣️,用较小的注来价值下注。
偶尔诈唬,但错失了许多明显的诈唬和半诈唬机会。
那么,我们对这个玩家了解到了什么呢?
总的来说,我想说的关键是他们太过注重价值下注,诈唬不够。
再深入一步,你还观察到了什么?
我会在下面分享我的观察,但如果你愿意,先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
分析
对我来说,这个玩家让恐惧主导了他们的游戏。
又兆牌的可能时,他们会下大注保护大成牌,因为他们害怕被兆牌追上。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在干燥的牌面上下小注,以及为什么他们只慢打葫芦和最大同花,因为基本上不怕追。
他们害怕面对艰难的决定。他们过于轻易地进行价值下注,以便可以河牌过牌,从而错失了抓对手河牌诈唬的机会。他们宁愿避免面对需要跟大注抓诈的压力。
他们害怕在一手烂牌上输钱,所以他们很少诈唬。
他们对扑克了解得足够多,所以偶尔诈唬,但他们不知道,他们错过了的很多的诈唬机会,加上他们太频繁的价值下注,这意味着他们的诈唬严重不足,任何优秀的玩家都应该一直对他们的下注弃牌。
现在我们有了这个玩家的概况,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更加深思熟虑的猜测来进一步分析。
虽然我们没有观察到关于他们的翻牌和转牌加注的任何情况,但我敢打赌,他们处理这些情况的方式与他们的下注一样:慢打的不够,价值加注的太多,诈唬的不够。
他们的同样的恐惧占据了上风 – 他们宁愿现在拿下底池而不增加额外的价值,而不愿意冒险让河牌变得可怕。
稍微缺少信心,我猜想他们不喜欢在河牌上做出大的决策。这会冒着把钱投入糟糕的地方的风险,而他们不喜欢这样做。
无论上述是否正确,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会在检牌转牌后对河牌下注过度弃牌。他们的下注范围太强,这意味着他们的过牌范围必定太弱。如果他们不喜欢抓诈,他们会更加过度弃牌。
我会在转牌时做出同样的判断,而且更有信心。一个不喜欢吓人的决定的玩家不会想用边缘手牌跟一个大注,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很可能会面对河牌的艰难决定。这再次被他们的翻牌过牌范围太弱这个事实所加剧。
当他们过牌转牌时,我会一定用转牌诈唬来打击他们。我会在他们被封顶的范围下诈唬河牌。当他们下注时,我会做出巨大的放弃。
-----------------------------------------------
以上的"我"均为Galfond自称。
作者:
吹牛无罪
时间:
2024-4-10 04:28
老牛猜想Galfond其实没有在低级别现场厮混过。 他对症状给出的分析很切实,但归因于“恐惧”可能不总是准确。 有一路牌手,是因为在低级别现场打多了,主动或者被动的自然选择,成为了这样的牌手。 事实上据我观察这样的牌手在低级别现场的环境中,稳稳地占据生态位食物链的上游,成为稳定的赢家。
1,他们确实诈唬不够。
但是低级别现场本来就应该少诈唬。基于其他牌手们普遍弃牌能力不足。
2,他们确实价值注太多,给对手的诈唬机会不足。 但桌子上本来就诈唬,你给机会他们也不会诈唬的。
相反,你在转牌大打,对手却真的很少放弃兆牌,更可能一咬牙一跺脚冲进来跟你拼了。
3,关于慢打太少这一点,低级别现场典型的赢家倒不一定如此,他们更常犯的错误是慢打的太多了。
Galfond作为高手高手高高手,他说的肯定是对的。
但是作为混迹于低级别现场的小虾米,听了高手的话还是要动脑子翻译一下,裁剪成切合自己生态圈儿里合用的技术和战术。 事实上据我观察,如果一桌都是退休的老人家,就一个下凡来探访民情的网络牌手,送钱的往往是这位高手,分钱的反倒是那一桌的老人家们。 这时候就见真功夫了----真会打牌的,几圈之后就调整好,切换成适合这个场子的盈利打法了。 就跟Galfond描述的错误打法大差不差,可能也就是再加一个技能:后位收集没人要的死钱更积极一点。
作者:
taiji18
时间:
2024-4-10 09:47
低级别的有的慢打太多,有的又太直接。高放说的那类玩家,慢打其实也不少,豪斯、nuts花慢打,(但相对于牌型的相对数量自然少些),他只是根据牌力结构去决定,不是根据对手去调整,在一定数量的游戏量容易被有经验的观察玩家总结出来。
楼主所述的低级别有一点是矛盾的,对方不容易弃,按理应该直接爽快,但是又慢打很多,看来慢打是自己天性和阴险,也不是因人而异,相反而同理,过于直白也是从自己出发的。跟生活的哲理一样的,凡事极端基本上都是过于主观而失“中庸”之道。
战无常形,一物降一物。当低级别暴露出一定的“形”(偏离的模式),被高放描述的玩家剥削而碾压,而在高防眼里,这类玩家的偏离是可以利用的。但是相对而说,宁愿打低级别那样的玩家,而不是去剥削高放描述的那样的玩家,二者的EV差别不言而喻。前者是打鱼,后者是打reg,前者很大可能不会进步或调整一直让你吃,后者还有会调整的风险,等你发现刚开始可以赢而突然赢不了时,他已经开始调整了甚至反向针对你,而开始新一轮博弈,这样游戏虽然有趣,但是风险增加且比较累。
每个人的调整能力差别很大,这里不简单的是技术问题,涉及很多。现场而言以我的有限经验,要切合此局且MaxEV,需要一星期,从细节上切合,但记住,到另一个局不一定行得通,本身这个过程就不是很多人喜欢的,人性喜欢躺赢,不喜欢坎坷折腾辗转起伏。于是乎,何必呢?
作者:
aore
时间:
2024-4-10 10:56
我之前挺符合他说的这种打法,不过确实是环境造成的。。。
对手跟注站,不容易bluff走,那就需要减少自己的bluff频率,多价值下注就好了
作者:
yutou
时间:
2025-8-10 20:15
说一句大话,高放之所以办扑克学校,就是因为牌打的差
作者:
livetm
时间:
7 天前
yutou 发表于 2025-8-10 20:15
说一句大话,高放之所以办扑克学校,就是因为牌打的差
感觉有点销售开公司是销售做的差的意思
作者:
yutou
时间:
前天 09:22
livetm 发表于 2025-8-11 20:41
感觉有点销售开公司是销售做的差的意思
个人观点,凡是在中高额破过产的,无论什么原因,一个字菜
作者:
fb0304
时间:
昨天 20:13
分手後的那晚 我終於又覺得被好好對待了
很久沒有寫這種私人的東西了 但這次真的有點想記錄一下
大概一個多月前結束了一段感情,沒有吵架、沒有第三者 就是慢慢磨掉了感覺
那幾天每天都睡不好、也提不起勁做事 覺得自己好像什麼都不值得
後來朋友看我狀況不好 推薦我出去走走 轉換心情
就這樣 我認識了她
她21歲 不高、身材小小的 笑起來很溫柔
那晚我們約見面 她穿得很樸素 說話輕輕的 不急不躁
她聽我講了一些心事 也沒多說什麼 只是靜靜陪著
我們後來一起去了一家旅館 不是什麼高級的地方 但氣氛很好
她說了一句 「今天我只想讓你覺得自己是被需要的」
我真的快崩潰 當晚很放鬆 也很平靜
那不是激情 而是「終於被理解」的感覺
她不是什麼網美 也不會主動發限動、裝可愛
但她那晚讓我覺得 原來我還可以好好被對待一次
我聽說她只透過熟人介紹 也不是每天都會出現
我知道這種機會不多 就簡單分享一下
有興趣可以加窗口問問看(笑笑在安排):
T G:f b 0 3 0 4
G l e e z y: f b 0 3 0 4
欢迎光临 智游城 (http://www.zhiyoucheng.co/)
Powered by Discuz! X3.2